祖越寺
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北沟无量观西阁之下。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明 《辽东志》 卷1辽阳:祖越寺在 “城南五十里。在龙泉寺东”。现存大殿三间。祖越寺和无量观周围有玉皇阁、罗汉洞、八步紧等二十四景。
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北沟无量观西阁之下。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明 《辽东志》 卷1辽阳:祖越寺在 “城南五十里。在龙泉寺东”。现存大殿三间。祖越寺和无量观周围有玉皇阁、罗汉洞、八步紧等二十四景。
即今新疆中部天山东支博格达山。《新唐书·回鹘传下·薛延陀》: 铁勒人 “推契苾哥楞为易勿真莫贺可汗,据贪汗山”。《方舆纪要》 卷65吐鲁番: 贪汗山 “在土鲁番西北百余里。夏有积雪。山之北,旧为铁勒界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北禅山。因多土楼,故名。《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径土楼南,楼北倚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元和志》卷39湟水县:“土楼山,在县西一百三十里。下有土楼
①即三神山。传说东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徐霞客《题小香山梅花堂·醉中漫歌》:“三岛、十洲竟谁别。”②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三岛“居大崎山之东,屿分鼎峙”。即今菲律宾群岛中民都洛岛西南的卡拉棉、巴
即今四川西充县东北仙林镇。清光绪《西充县志》卷2:仙林场在“治东三十里。雍正时盐大使分驻,乾隆七年裁”。
十六国南凉都城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城门。《晋书· 秃发傉檀载记》: 义熙二年 (406),后秦拜傉檀为凉州刺史,镇姑臧,原刺史王尚 “出自清阳门” 前往迎接。《晋书· 秃发利鹿孤载记》 记姑臧
在今四川青神县南。《方舆胜览》卷53眉州:上岩“去中岩五里。唐末有佛刹号垂拱寺。相传岩下龙听僧讲经于此, 由是建寺”。《方舆纪要》卷71青神县:上岩在“县东北五里,又五里为中岩”。北为南之讹。
在今辽宁铁岭市红旗街。初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 湖广道御史郝裕谪戍铁岭时所建,有学舍三楹,为其讲学之地。后经重建和扩建,成为铁岭地区有名学府。扩建后的银岗书院为四合院建筑,有正厅、后堂、东西厢房、
明置,属武清县。在今天津市西杨柳青。《方舆纪要》卷11武清县:“杨青驿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旧置驿并递运所于此。嘉靖十九年改置于天津卫,今属河间府静海县。”
安抚司 北宋大观二年(1108) 置,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元改置都云军民府。
又名广通镇。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为唐五堰之一。《宋史·瀛国公传》: 德祐元年(1275),元兵迫近临安 (今浙江杭州市),“起赵淮为太府寺丞,戍银树东坝”。《元史·阿剌罕传》: 至元十二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