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林

石林

①又名大石山、万安山。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后汉书·马融传》:“元初二年上《广成颂》:‘金山、石林,殷起乎其中’。”李贤注:“石林,大石山也,一名万安山,在河南郡境。《簿》云:‘洛阳县南大石山中有杂树木,有祠名大石祠,山高二百丈’也。”

②即今李子箐石林。在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澂江府》:石林“在路南州东北。旧名李子箐。怪石森立,嵌结玲珑,下有伏流,深远莫测”。现又称大石林、小石林,为石林风景区的一部分。


(1)古山名。即“大石山”。(2)景区名。俗称李子箐。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因该自治县原名路南县,故又称“路南石林”。面积40余万亩,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芝云洞、奇风洞、黑松岩、月湖、长湖等处。形成于古生代,是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有石灰岩形成的石峰、石柱、石芽、石钟乳、石笋、溶蚀洼地、地下河流和地下溶洞,群峰壁立,奇峰危石,千姿百态。一支支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拔地而起,直刺青天,远望犹如一片莽莽森林,蔚为壮观,并因此而得名。石峰、石柱的相对高度从几米至三四十米不等。明代已成为名胜,并见于记载。已开辟游览区 1200 余亩,游览路程5千米,并兴建宾馆、旅社、商业区,广植奇花异木,美化环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石林景区示意图


猜你喜欢

  • 西郢州

    北魏孝明帝时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为鸿州。北魏置,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魏改名鸿州。

  • 留车圩

    即今江西寻乌县南留车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长宁县南有留车墟。

  • 浊轮川

    ①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陕西神木县西北之㹀牛河, 为窟野河支流。 《宋史·党项传》:雍熙二年 (985),麟州三族砦羌酋长折御乜降,“愿改图自效,为国讨贼,遂与部下兵入浊轮川……李继迁

  • 大信港

    即南浦。在今安徽芜湖市北东梁山南大信镇。《资治通鉴》:南朝宋孝建元年胡注:“南浦,其地则今之大信港也。”

  • 彭原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宁州置,治所在定安县 (今甘肃宁县)。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峰市及宁县、正宁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名宁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宁州置,治定安县(今甘肃宁县)。辖境约当

  • 下讙亭

    在今山东肥城市南夏辉。《春秋》:桓公三年(前709),“齐侯送姜氏于讙”。杜注:“讙,鲁地。济北蛇丘县西有下讙亭。”《水经·汶水注》:“蛇水又西南径夏晖城南,经书齐侯于下讙是也。今俗谓之夏晖城。”

  • 云冈

    一名武周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明于此设云冈堡。

  • 桥口

    即今湖南望城县西北三十四里乔口镇。《资治通鉴》: 五代后周广顺二年 (952) 十月,吴越伐南唐,“甲午,(王) 逵等克桥口及湘阴”。在今湖南省长沙市郊。《资治通鉴》:五代周广顺二年(952年),吴越

  • 锡伯河口卡伦

    清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通河县东北西北河口注入松花江附近。因河得名。

  • 中五店

    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北二十五里仲伍街。《方舆纪要》卷13谓即宋中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