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盱眙军

盱眙军

南宋建炎三年 (1129) 升盱眙县置,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四年 (1130) 废军为县。绍兴十二年 (1142) 复升县为军,后没于金。绍定四年(1231) 改为招信军。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治盱眙县(今属江苏)。属淮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苏省盱眙县及安徽省天长市等地。四年废,绍兴十二年(1142年)复置,绍定四年(1231年)改为招信军。


猜你喜欢

  • 丹霞驿

    在今福建漳州市西。明嘉靖《龙溪县志》卷1:丹霞峰“在南厢。土石皆赤,晨夕映日,色若丹霞然。下有南山寺,驿名丹霞以此焉”。

  • 新馆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滦平县南十八盘岭北麓。《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 后附宋王曾 《上契丹事》: “又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辽置,在今河北省滦平县南十八盘岭北麓。

  • 昔阳

    春秋鼓国都。在今河北晋州市西。《左传》:昭公十二年 (前530),“晋荀吴伪会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孔疏引刘炫说: “肥、鼓并在巨鹿昔阳,即是鼓都,在鲜虞之东南。”春秋鼓国都城,白狄所建。在今

  • 一帆河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一帆河“南接东涟,北通海州,东北遏蛮、白阳等河,凡十余道,皆西接官河,东入一帆河, 以达于海”。

  • 曹州

    北周改西兖州置,治所在左城县 (隋改济阴县,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六十里)。隋大业初改济阴郡。唐武德初复为曹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济阴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曹州。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

  • 宝带桥

    一名长桥。在今江苏吴县东南十五里,跨澹台湖口。桥长一千二百丈。桥洞可通舟楫者五十有二,中间三孔较高,可通行大船。明陈循 《重建宝带桥记略》 云: 唐刺史王仲舒“鬻所束宝带以助工费”。故以为名。又称长桥

  • 杨官屯

    即今山东高唐县东南杨屯乡。《清一统志·东昌府一》:杨官屯桥“在高唐州东二十五里,跨通济河。每夏秋水涨作筏以济”。

  • 永平村

    在今广西浦北县北。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明初于此置永平巡检司。

  • 腊 (臘) 河谷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洪涛山南。《资治通鉴》: 唐武德六年 (623),“苑君璋以突厥寇马邑,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及高满政御之,战于腊河谷,破之”。

  • 松潘卫

    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松州、潘州二卫,寻并为松潘卫,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二十年 (1387) 改为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嘉靖四十二年 (1563) 复改为松潘卫。辖千户所一、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