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马湖

白马湖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十五里。《水经·淮水》:“中渎水出白马湖,东北注之。”《舆地纪胜》卷39楚州:白马湖“在宝应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引《旧志》曰:白马湖“东西十五里,南北三里。东北通运河,北达广浦,为往来要津。或曰即故白马塘也”。

②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十二里。《水经·渐江水注》:白马潭“潭之深无底。传云创湖之始,边塘屡崩, 百姓以白马祭之,因以名水”。

③在今河南博爱县西南。《水经·沁水注》:白马沟水“首受白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长明沟”。

④一名白蟒湖。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七里。北宋曾巩《归老桥记》:“武陵之西北,有湖属于梁山者,白马湖也。”


(1)在江苏省宝应、淮安、金湖、洪泽四县市交界处。《水经注·淮水》:“中渎水出白马湖。”湖盆浅碟形,系由古潟湖经长期演变分化而成。湖面海拔6.5米,面积10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2米,蓄水量1.05亿立方米。原与宝应湖相连,1969年两湖间筑堤建闸,成为一个独立湖泊。其出水主要经排水闸泄入里运河。具灌溉、航运、水产之利。(2)旧名渔浦湖。在浙江省上虞市区西北。周20余千米,三面环山。湖滨诸山三十六涧,悉汇于湖。湖中有癸巳山、羊山、月山。据《水经注》云,创始时塘堤屡坍,民以白马祭之,故名白马潭。一说晋时县令周鹏举尝乘白马入湖中不出,人以为地仙,故名。1921年当地陈姓富绅捐资兴学,延经亨颐、夏丏尊等创办春晖中学,朱自清、丰子恺等著名学者数十人执教于此,改革教育制度,率先实行男女同学。校旁旧有弘一法师(李叔同)故居晚晴山房。(3)即“朱管陂”。


猜你喜欢

  • 奉化军

    五代方镇。杨吴置,治所在江州 (今江西九江市)。后属南唐。北宋废。五代十国方镇名。吴顺义元年(921年)置,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领江州。北宋废。

  • 阳信县

    西汉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无棣县北十七里信阳乡。西晋属乐陵国。北魏属乐陵郡。北齐移治马岭城(今山东阳信县东南三十五里)。隋徙治今县南七里西程子坞,为棣州治。大业初为渤海郡治。唐初为棣州治,后属棣州

  • 松口堡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明置丰顺巡司于此。清设州同。光绪 《嘉应州志》 卷1: 松口堡“距城一百里。有州同、巡检驻扎衙署。有松口墟市”。

  • 木辘

    俗称木辘司。即今四川道孚县南木茹乡。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置木辘土百户。

  • 九股河

    即今贵州雷山县北之巴拉河。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9丹江通判:“九股河在城东,发源九摆罗山中,东北经凤党诸寨,入清江。”《清史稿·地理志》 丹江厅:“大丹江源出厅西南,小丹江自厅东南来会, 曰九股河,东

  • 成吉思汗陵

    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东南伊金霍洛苏木。成吉思汗在位第二十二年(1227),病逝于六盘山南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县)境,灵柩运回漠北,葬于不儿罕山之起辇谷(约在今蒙古国肯特省西北部臣赫尔河上源),其

  • 汫洲屿

    即今广东饶平县西南汫洲镇。清设把总驻防。

  • 北恒州

    唐武德六年(623)置, 治所在恒安镇(今山西大同市)。七年(624)废。唐武德六年(623年)置,治恒安镇(今山西大同市)。七年省。

  • 苍溪县

    ①西晋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苍溪县西南东青镇。南朝宋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汉昌县置,属隆州。治所即今四川苍溪县。《舆地纪胜》卷185引《元和志》:苍溪县“以苍溪谷为名”。大业初属巴西郡。唐

  • 金积山

    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金积镇南。明嘉靖《宁夏新志》 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 金积山 “在州西南一百余里。产文石,上有牛首寺”。《明一统志》 卷37宁夏卫: 金积山 “在卫城南二百里,山多赭土,日照其色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