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淮南东路

淮南东路

简称淮东路。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分淮南路东部置,至道三年 (997) 复与淮南西路合为淮南路,熙宁五年 (1072) 又分淮南路东部置,治所在扬州 (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北部(徐州、铜山、邳州、沛县、丰县除外)、安徽全椒、明光、蒙城、涡阳以东,北及河南永城、鹿邑等县市。元丰元年 (1078) 又与淮南西路合并为淮南路,八年 (1085) 复分置淮南东路。元祐元年 (1086) 又并为淮南路。南宋初又分置淮南东路,宿、亳两州入金,辖境缩小。元废。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置,简称淮东路,治扬州(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北部(徐州、铜山、邳州、沛县、丰县除外),安徽省全椒、嘉山、蒙城、涡阳以东北及河南省永城、鹿邑等县。元废。


猜你喜欢

  • 达摩悉铁帝国

    即护蜜国。隋、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昏驮多城(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新唐书·西域传》:护蜜国“或曰达摩悉铁帝,曰侃,元魏所谓钵和者,亦吐火罗故地”。

  • 缑氏县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因山为名。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七年 (493) 废。东魏天平元年 (534) 复置,属洛阳郡。寄治洛阳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周建德

  • 皖北行署区

    1949年置,治所在合肥县 (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北地区及河南永城、江苏江浦等县地。1952年4月撤销。1949年4月以安徽省北部地区设置(省级)。行政公署驻合肥市。1952年撤销,与

  • 锁穴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 锁穴 “在大别山之阴。……即孙皓时以铁锁断江处”。

  • 集庆路

    元天历二年 (1329) 改建康路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上元、江宁县 (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至正十六年 (1356) 朱元璋改为应天府。元天历二年

  • 罗西噶尔城

    即协嘎尔。今西藏定日县驻地。《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罗西噶尔城 “在日喀则城西南五百四十里”。又作协噶尔城。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定日县。

  • 陇城关

    即故陇城县。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明成化十年(1474)于此置巡司。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裁。

  • 高颐墓阙

    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十五里姚桥乡西南汉碑村。《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高孝廉墓碑 “在严道县东二十里。按其碑年月,乃汉建安十四年,高君兄弟皆孝廉,有二大阙: 其一曰: 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吏举孝廉诸部

  • 下冻州

    元分冻州置,属太平路。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后与上冻州合为上下冻州。

  • 卑奢城

    一作卑沙城。隋属高句丽,故城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大黑山 (大和尚山) 山城。《隋书·来护儿传》: 大业十年 (614),“帅师度海,至卑奢城”,破高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