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浊水

浊水

①即今江西赣水支流锦江。《水经· 赣水注》: “ (浊) 水出康乐县。浊水又东径望蔡县。浊水又东径建成县。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入于赣水。” 《清一统志·瑞州府》: 蜀江 “在府治北。一名浊水,今曰锦江”。

②即北阳水,亦即今山东青州市之北阳河。《汉书·地理志》 齐郡广县: “为山,浊水所出,东北至广饶入巨定。” 《水经·淄水注》: 浊水 “东北流径广固城西,……又东北流径东阳城北……又北径益城西,又北流注巨淀”。元于钦 《齐乘》、《清一统志》皆谓即今北阳水。

③即今湖北襄阳县北之白河。《战国策·楚策一》: 吴入郢,秦子满、子虎 “与吴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即此。《水经·淯水注》: 浊水 “上承白水于朝阳县,东南流径邓县故城南。习凿齿 《襄阳记》曰: 楚王至邓之浊水,去襄阳二十里,即此水也。浊水又东径邓塞北,……东流注于淯”。

④即垫江水。今四川开县南四十里之普里河,为开江 (小江) 支流。《明史·地理志》 开县: “南有垫江,一名浊水,亦合流于开江。”

⑤即今陕西耀县西南浊谷河。《水经·沮水注》:“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泉东南流,谓之浊谷水。又东南出原注郑渠,又东历原径曲梁城北,又东径太上陵南原下,北屈径原东与沮水合。” 《清一统志·西安府》 引 《三原县志》: “在县北清谷水之东,自耀州界来,又东入临潼县。其水峻急浑浊,故名。”

⑥即今甘肃徽县西之洛河。源出县西北老爷山,南流入成县,又折而东流复入徽县,又东南流至陕西略阳县入嘉陵江。《水经·漾水注》: “ (浊) 水出浊城北……又东径武街城南……又东径白石县南,浊水即白水之异名也。……又南注汉水。” 《清一统志·阶州一》: 浊水 “在成县南,东南流入秦州徽县界,亦谓之白水”。


古水名。(1)即“锦江(1)”。(2)又名北阳水,即今山东省北洋河。源出青州市西,东北流至寿光市入清水泊。(3)源出今湖北省襄樊市北,东南流入白河。战国时秦与吴战于浊水而大败之,即此(《战国策·楚策》)。(4)即今陕西省中部石川河支流浊谷河。


猜你喜欢

  • 庙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忠孝滩。1935年命名为庙滩。1947年改名忠孝滩。

  • 笮桥

    ①又名夷星桥、夷里桥、竺桥。战国时秦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上。《寰宇记》 卷72华阳县: 笮桥 “以竹索为之,因名”。《晋书·桓温传》: 永和三年 (348),桓温灭李氏成汉,“ (李) 势于是悉

  • 麻濠口

    ①即今湖北公安县东南二十四里麻豪口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公安县 (治所在今县西南南平镇) 东北有 “麻濠口”。②一作麻河口。即今湖南省南县西南三十三里麻河口乡。洪宪元年 (1916) 《最新

  • 凤溪山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三十里。与安乐山并峙。上有吕公台。《清一统志·永昌府》 引《府志》:“不韦废县在其麓。”

  • 姜氏城

    在今陕西岐山县东。《水经·渭水注》:“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按 《世本》: 炎帝,姜姓。《帝王世纪》 曰: 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是其地也。” 另据 《明一统志》 卷

  • 冯滷池

    即白盐池、黑盐池,分别在今宁夏盐池县北和陕西定边县西北。《资治通鉴》:南朝宋永初元年(北魏拓跋嗣泰常五年,420),“魏主如翳犊山,遂至冯滷池”,即此。

  • 纳仓宗

    即先家城。今西藏申扎县治。

  • 钓台 (臺) 山

    ①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方舆纪要》 卷105崖州 “南山” 条: “又南十里曰钓台山,中有试剑峰。又有岩曰大洞天岩,前瞰大海,后环曲港,峭壁在南,小洞附北。岩之西北,复有一岩曰小洞天,岩外临海

  • 皇信堂

    北魏平城宫殿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 太和七年 (483),“冬十月戊午,皇信堂成”。太和十五年 (491) “春正月丁卯,帝始听政于皇信东室”。十六年 “五月癸未,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

  • 桃水

    ①即涿水。今河北涿州市北拒马河。《水经·圣水注》: “涿水又亦谓之桃水。”②亦名洮水。在今山西平定县及阳泉市境内。《水经·浊漳水注》: “绵蔓水上承桃水,水出乐平郡之上艾县东流,世谓之曰桃水。……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