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界河
又名犹家坝。即今贵州瓮安县北五十六里江界河村。民国《瓮安县志》卷4《村市》:城北有江界河团。地处瓮安河与乌江汇合处。因两水汇流清浊分明,故名。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于此突破乌江天险进军遵义。
又名犹家坝。即今贵州瓮安县北五十六里江界河村。民国《瓮安县志》卷4《村市》:城北有江界河团。地处瓮安河与乌江汇合处。因两水汇流清浊分明,故名。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于此突破乌江天险进军遵义。
在今河北香河县西。 《明史·地理志》香河县: “西有板口河, 源出通州东之孤山, 经县界,入于白河。”
元置,属静江路。在今广西永福县东北苏桥镇。明改为驿。元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东北苏桥。明改为驿。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于此置巡检司。
即今广西东部之漓江。《元和志》 卷37桂州临桂县: “桂江一名漓水,经县东,去县十步。杨仆平南越,出零陵,下漓水,即谓此也。”西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通典》:“桂江以其源多桂,不生杂树,故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十里旧县村。唐开元中徙富平县于此。元废。
战国赵邑,故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七年(前309),“王出九门, 为野台, 以望齐、中山之境”。又,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蔺相如伐齐,至平邑,罢城北
即洛通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67什邡县: 章山 “又名章洛山,亦曰杨村山。上有风火二洞。《志》 云: 县北六十里有高境关,关外即章洛山也”。
明置,属永宁县。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六十八里黑汉岭乡。《方舆纪要》 卷17永宁县: 黑汉岭堡,“ (明) 嘉靖二十年创筑,周二里有奇。其北有仓、房二口,兵冲也。南距天寿山,后有莺窝梁,山险林密,突犯不易
即麻里兀。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后汉书·西域传》:安息国“其东界木鹿城”。即此。
即今陕西宁陕县西北柴家关乡。明正德十六年 (1521) 置巡司于此。后裁。村名。在陕西省宁陕县西北部、蒲河西岸。属四亩地镇。人口700。传说唐初柴绍在此设关得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置巡检司。主
即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平甫。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平圃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东北平圃。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平圃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