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梨树县

梨树县

1914年改奉化县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即今吉林梨树县。民国 《梨树县志》 卷1: “《旧志》 言,以古有梨树而得名,此臆说也。父老或言,此地原属高句丽,以苏姓得名。故地有赫尔苏、昭苏河、苏龙起等号。此地本名列苏城,一说城在苏河之里,故曰里苏,偏脸城在河之表,故又曰昭苏。所言梨树者,盖转音耳,斯说较为近是。” 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1年属四平省。1945年属辽北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属吉林省。


在吉林省西南部,濒东辽河,与辽宁省相邻。属四平市。面积 4204 平方千米。人口84.5万。辖1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梨树镇。清光绪三年(1877年),于梨树城置奉化县,治今址,属昌图府。1914年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取境内梨树繁茂改名梨树县,属洮昌道。民国《梨树县志》:“旧志言,以古有梨树得名。”1929年属辽宁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属辽北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1956年属怀德专区(后改公主岭专区),1958年属四平专区。1960年迁治郭家店,1965年迁回梨树镇。1968年属四平地区。1983年属四平市。东南部为大黑山,最高峰为537米。东辽河北流转西环绕,支流昭苏台河、条子河、新开河等呈树枝状分布市境。北部建有大型灌区。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稻、高粱、大豆等为主,为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大顶山有特大型硅灰石矿,储量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工业有化肥、水泥、造纸、轻纺等。京哈、四梅铁路、102国道经境。四梨公路有定点班车。古迹有明叶赫古城及于家沟抗俄斗争遗址。


猜你喜欢

  • 泾惠渠

    1930—1935 年建,自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引泾河水东南流,灌溉泾阳、高陵、三原等县土地,下游分流注入渭水。为近代第一座应用新技术建设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原本是战国时之郑国渠,西汉时之白渠,唐宋以后屡

  • 西峰寨

    ①在今安徽六安市南。《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西峰寨“在州南七十里……皆南宋时里人保聚处也”。②即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永发镇。《方舆纪要》卷105澄迈县:“西峰寨在县东。《宋史》:政和间,管帅郭晔乞于澄

  • 扎尔木

    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东扎罗木德。《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扎尔木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

  • 平都山

    一名丰都山。即今四川丰都县东北三里名山。《隋书·地理志》 临江县:“有平都山。”《寰宇记》卷149丰都县:平都山,“《神仙传》云:后汉延光元年,阴长生于马明生处求仙法,乃将长生入青城山中,煮黄土为金以

  • 陶然亭

    又名慈悲庵、观音庵、江亭。在今北京市宣武区西南。元于此建寺庙,名观音庵,亦名慈悲庵。明清辟为窑厂。清康熙年间建陶然亭。清 《日下旧闻考》 卷61引 《拓坡居士集》: “陶然亭,康熙乙亥江郎中藻所建。取

  • 保宁军

    ①唐方镇名。兴元元年 (784) 以河东节度使号为保宁军,治所在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贞元三年 (787) 复为河东节度使。②五代方镇名。五代唐天成四年 (929) 后蜀分东川置,治所在

  • 北宫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置酒雒阳南宫”。《正义》引《舆地志》:“秦时已有南北宫。”《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三年(60),“起北宫及诸官府”。八年(65)冬十月,“北宫

  • 艳阳洞

    亦作焰阳洞。在今四川仁寿县南。《舆地纪胜》 卷150隆州: 艳阳洞 “在州城至道观之后。昔张天师既誓玉女于井,因藏去其衣,念藏之未固,径取锁之石室, 或谓之藏衣洞。 洞在重岩之下, 㟏岈

  • 隆平县

    ①即崇平县。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隋书·地理志》 作“隆平”。②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大业初属交趾郡。唐武德四年(621) 为隆州治。贞观元年 (

  • 俄耳县

    唐贞观六年 (632) 置,属羁縻彻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