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望都县

望都县

①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四里高昌店。《水经· 滱水注》: “ 《帝王世纪》 曰: 尧母庆都所居,故县目曰望都。” 北魏属北平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定州,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四年 (621) 分安喜、北平二县置,属定州。初治在安险故城 (在今定州市东),贞观八年 (634) 移治今河北望都县。北宋属中山府。金改名庆都县。清乾隆十一年 (1746) 复名望都县,属保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③辽以定州望都县俘户置,属平州。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南。金大定七年 (1167) 改为海山县。


(1)古县名。辽太祖以所俘望都县户置,治今河北省卢龙县南。属平州。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名为海山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357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2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望都镇。战国时为赵庆都邑。西汉置望都县,治今唐县东北,属中山郡(国)。《汉书·地理志》注:“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北魏属北平郡。北齐省入北平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属定州,大业初复省入北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再置,贞观八年(634年)徙今治,属定州。金更名庆都县,属定州。蒙古、元先后属真定府、保定路。明属保定府。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复名望都县,属保定府。1913年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属河北省。1949年属保定专区。1958年并入唐县,1962年复置,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有唐河、九龙河、运粮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盛产辣椒,特产辣椒油。有机械、化肥、水泥、棉织、农机等工业。京广铁路及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经境内。古迹有药材壁画墓。


猜你喜欢

  • 董亭

    在今甘肃武山县南。《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蜀汉延熙十六年 (253),“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即此。在今甘肃省武山县南。三国蜀延熙十六年(253年),姜维攻魏南安(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 范河城

    亦作汎河城。明正统间建,为汎河千户所治。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南三十里凡河镇。《明史·地理志》 铁岭卫: “范河城在卫南,亦曰汎河城,正统四年置汎河千户所于此。”

  • 宁乡县

    ①南齐置,属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隋废。②北周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离石县境。隋开皇初属石州,大业初废。③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析长沙县玉潭镇置,属潭州。治所即今湖南宁乡县。明《寰宇通

  • 千金堨

    一名千金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国魏太和五年(231)筑,积石为堰,堰谷水。《水经·谷水注》:谷水“东至千金堨。《河南十二县境薄》曰:‘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阳记》曰:‘千金堨旧堰谷水,魏

  • 宋农洞

    明置,属酉阳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七十五里宋农乡(宋农场)。《明史·四川土司传》:弘治十二年(1499),“邑梅副长官杨胜刚父子谋据酉阳,结俊倍洞长杨广震等,号召宋农、后溪诸蛮,

  • 铜井镇

    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铜井镇。旧为铜井市。宋《景定建康志》 卷16: 铜井市 “在城西南八十里”。(1)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南部、长江东南岸,西南邻安徽省。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

  • 乐安国

    东汉永元七年(95)改千乘郡置,治所在临济县(今山东高青县高城镇西二里)。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市及高青、博兴、广饶、桓台、寿光等县地。本初元年(146)改为郡,移治高苑县(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镇)。西晋

  • 大关岭

    在今江西万载县西。《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大关岭“在县西六十里。群峰耸翠,中道崎岖,俗呼大关岭”。

  • 代北

    ①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资治通鉴》:唐乾符五年(878),“代北荐饥,漕运不继”,指此。②唐方镇名。中和三年(883)以雁门节度使改置,治所在代州(今山西代县)。辖忻、代二州,相当今山

  • 成都后卫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后卫“在府治东三里”。后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