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曲周县

曲周县

汉高帝六年(前201)封郦商为曲周侯。武帝建元四年(前137)置县,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四十里。东汉属巨鹿郡。西晋后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洺州,大业二年(605)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仍属洺州。北宋熙宁三年(1070)废入鸡泽县,元祐中复置,并迁治今曲周县。元属广平路。明属广平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南部。属邯郸市。面积667平方千米。人口40.3万。辖4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曲周镇。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汉初为曲周侯国。高祖元年(前206年)封郦商为曲周侯,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置曲周县,治今古城营(今属邱县),属广平国。明嘉靖《广平府志》:“说者谓曲,委曲也。闾里曰乡曲,怀抱曰心曲。邑在河曲,水徙而周,故曰曲周。”并于今县东南置斥章县(治今西呈孟)。晋曲周县省入斥章县,属广平郡。北魏景明中在曲周故地置曲安县,北齐废。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斥章县省入平恩县,并徙治斥章故城。隋开皇六年(586年)析平恩县置曲周县(治原县城)、洺水县(治斥章故城)、平恩县还故治,三县均属洺州。隋大业二年(606年)曲周县省入洺水县,属武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曲周县,属洺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广平郡,至德二载(757年)复属洺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省入鸡泽县。元祐二年(1087年)复置,移今治,属洺州。元属广平路。明、清属广平府。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邯郸专区。1958年鸡泽、广平、丘县、肥乡县并入。1960年改属邯郸市。1961—1962年鸡泽、广平、丘县、肥乡县先后析出,恢复原建制,属邯郸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邯郸市。地处河北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有滏阳河、老漳河、老沙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省粮食生产基地县。特产红枣、辣椒、枸杞。有化肥、机械、建材、纺织等工业。邯曲铁路、邯临、曲魏等公路经此。有郭企之纪念亭、吕洞固烈士公墓。


猜你喜欢

  • 尤家集

    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南尤集乡。清光绪《宁津县志》卷2:“邑东南二十五里尤家集。”

  • 武周山

    一名武州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隋书·地理志》: 马邑郡云内县有武周山。《寰宇记》卷51鄯阳县引 《冀州图经》: “武周山在郡西北,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千仞壁立。” 著名的云冈石窟即在此。

  • 和阗直隶州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额里齐城 (今新疆和田市)。辖境相当今新疆和田市及和田、墨玉、于田、洛浦、民丰等县地。十年 (1884) 属新疆省。1913年改为和阗县。1959年改名和

  • 东高山

    又名登山、东门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一》:东高山“在咸宁县东 一里。为邑之镇”。

  • 夏盖湖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夏驾山南。宋 《嘉泰会稽志》 卷10上虞县: 夏盖湖 “在县 (治今丰惠镇)西南 (系 ‘北’ 之讹) 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上虞县: 夏盖湖,“唐长庆二年开以溉田,湖

  • 左溪

    ①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清一统志·台州府一》:左溪“在天台县西五十里。源出左溪岙,委蛇曲折,凡七十里,南入始丰溪”。②浦阳江支流。在今浙江浦江县东。《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左溪在“县东二十五里。源出

  • ①商代方国。在今山东龙口市城关镇东南莱子城。 《晏子春秋》 作 “��”, 《齐侯鎛钟》 作 “釐”,《郭伯》 作 “”。

  • 通义郡

    ①北周置,属旭州。治所在金城县 (今甘肃碌曲县东)。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眉州置,治所在通义县(今四川眉山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 犬丘

    ①西周邑名。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里南佐村。《史记·秦本纪》:“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宋敏求《长安志》卷14引《帝王世纪》:“周懿王二年,王室大衰,自镐徙都犬邱。”秦改为废丘。②春秋宋邑。在

  • 洋溪政治局

    (县级) 1934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安福、莲花二县析置,驻洋溪 (今江西安福县西南洋溪镇)。1936年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