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里塘。明置,后废。清雍正六年(1728) 复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理塘县。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里塘,西番语,里谓铜也。地为广甸,旧曾产铜,故名。”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改土
即邓尉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光福镇附近。明王鏊《姑苏志》卷8:玄墓山“相传郁泰玄葬此,故名”。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辽东卫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后废。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废华荣庄和旧衙坪两经历署置华坪县,属永北厅。治所在旧衙坪(即今云南华坪县)。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3年迁治今华坪县东北五十二里华荣庄。1950年复迁
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北烟墩乡椗次村西。《方舆纪要》 卷92宁波府定海县: 碇齿隘 “在舟山所西五十里。去岑港密迩,与外港相对,倭贼易于登犯,嘉靖中为戍守要地。三十七年……设伏于碇齿”。在今浙江省舟山
西魏置,属始州。治所在黄安县 (今四川剑阁县南一百二十里王河镇)。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东部及南部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西魏置,治黄安县(今四川剑阁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剑阁县南部地区。隋
在今河南开封市区东郊。《清一统志·开封府二》:三槐堂“宋兵部侍郎王祐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其后子旦果为相。子孙因建三槐堂。苏轼有铭”。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宋兵部侍郎王祐植三槐于庭
即归思州。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思练镇。《寰宇记》卷168作归恩州。
又称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兖州市西。《春秋》: 定公三年 (前507),“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古邑名。又作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兖州市西。《春秋》定公三年(前507年):“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
隋义宁二年 (618) 置,治所在郿县 (今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辖境相当今陕西眉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废。隋义宁二年(618年)置,治郿县(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眉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