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底宣慰司
一名布拉克底。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置安抚司。乾隆二十九年(1764)升为宣慰司,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北巴底乡。宣统三年(1911)改流,属道坞委员。
一名布拉克底。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置安抚司。乾隆二十九年(1764)升为宣慰司,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北巴底乡。宣统三年(1911)改流,属道坞委员。
①唐武德四年 (621) 改隋昌县置,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天宝元年 (742)改名陉邑县。②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益州 (后属彭州)。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长寿二年 (6
①隋开皇初改齐通县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仁寿元年(601)改为通义县。②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路赕千户置,属南安州。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六十六里广通镇。民国《广通县查报省志资料册》:“元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宝庆府二》:扶城峒“领石羊、浆凹、桃林等九砦”。
在古东阿县城(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井水清冽甘美,用以煮胶,称为“阿胶”。《水经·河水注》:“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尝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
辽景福元年(1031)置,为庆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索博日嘎苏木白塔子古城。《辽史·地理志》 玄德县:“本黑山、黑河之地。景福元年,括落帐人户,从便居之。户六千。”金改为朔平县。古县名。辽景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海滨。《元丰九域志》卷5:海盐县有芦沥盐场。北宋置,在今浙江省平湖市东海滨。明、清设盐课司于此。
亦作夜来山、耶里山。又名庆云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及林西县北境。《辽史·穆宗纪上》:应历八年 (958),“秋七月,猎于拽剌山。迄于九月,射鹿诸山,不视朝”。
1913年改马龙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马龙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部。属曲靖市。面积1751平方千米。人口19.1万。辖5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通泉镇。马龙源自彝语麻笼,麻为“
在今湖南炎陵县南三十八里水口镇北侧。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途经水口镇,曾驻军叶家祠,在此主持连队建党工作。1947年祠被毁,1969年修复。
北魏永安元年(528)析黎阳县置,属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浚县东北。属黎阳郡。北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