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崔庙镇

崔庙镇

即今河南荥阳市南二十六里崔庙镇。民国《续荥阳县志》 卷1: 县城南有崔庙镇。


(1)在河北省阜城县东部。面积89.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崔家庙。因崔姓主管当地庙会,故名。1958年属王集公社,1962年建崔家庙公社,1984年建乡,1998年改崔庙镇。产小麦、玉米、谷子及鸭梨。有木器、卫生香等厂。阜码公路经过。(2)在河南省荥阳市南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崔庙,人口6320。原名崔家庙,因明四川右布政使崔义于此修建庄园及庙宇而得名。1958年建崔庙公社,1961年改区,1963年复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置镇。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等,特产柿饼、金银花。崔庙柿子闻名。矿产有煤、铝土、耐火材料等。有水泥、重型机械、建材、果酒、石灰、针织机械、粮油机械、机电设备等厂。须刘、荥新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乏马岭

    在今山西岢岚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0岢岚州:“乏马岭在州东四十里,山岭高峻,马经此辄疲乏, 因名。”

  • 大宁路

    蒙古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在大定县(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为武平路,后复为大宁路。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老哈河和奈曼旗以南,辽宁医巫闾山、大凌河以西

  • 沐川长官司

    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属马湖路。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明洪武四年(1371)改为沐川州,不久复为沐川长官司,属马湖府。万历十七年(1589)属屏山县。清雍正五年(1727)属叙州府。后废,改为沐川

  • 炭妇镇

    北宋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南。《方舆纪要》 卷84南康府建昌县 “芦潭镇”条下: “县南一里又有炭妇镇,今为妙明观。俗传许旌阳试弟子处。”

  • 南管村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烟塘镇福石岭管区泗村。唐、宋为乐会县治。《宋史·地理志》 琼州乐会县: “唐置,环以黎洞,寄治南管。” 《舆地纪胜》卷124乐会县引 《琼管志》 云: “黎人屡攻破县,迁徙不一。今

  • 涂 (塗) 口

    一名金口。在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为涂水入江之口。《水经·江水注》: 咸和中置汝南郡,“治于涂口”。即此。

  • 马颊山

    在今江西永新县东。《清一统志·吉安府一》:马颊山“在永新县东四十里。于群山中最为高耸”。

  • 浩门岭

    在今河北赤城县南十五里蒿门岭。《方舆纪要》 卷18雕鹗堡: 浩门岭在 “堡北二十五里。明初以此名驿。上有松数百株,郁然苍秀”。

  • 代县

    ①秦置,为代郡治。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西晋永嘉后废。②明洪武二年(1369)改代州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代县。八年(1375)升为代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为代县,属山

  • 梧桐溪

    在今浙江遂昌县西。《方舆纪要》 卷94遂昌县: 梧桐溪 “在县西二十里曾山下。亦曰梧桐川,流合于双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