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南都护府

安南都护府

唐六都护府之一。调露元年(679)改交州都督府置,治所在宋平县(今越南河内市)。由交州刺史充任都护。至德二年(757)改为镇南都护府,大历三年(768)复为安南都护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红河、文山、广南等县以南,南抵越南平治天省界,东有广西那坡、靖西、龙州、宁明等县边境。咸通四年(863)移治海门镇(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县北,一说今广西合浦县西南)。七年(866)复还旧治。五代南汉后废。


唐都护府之一。调露元年(679年)改交州都督府置,简称安南府、安南,治宋平县(今越南河内市)。由交州刺史充都护。至德二载(757年)改名镇南,永泰二年(766年)又改安南。所领州、县时有变化。崔致远《桂苑笔耕》:“安南之为府也,巡属十二郡,羁縻十八州。”《新唐书·地理志》载属州十二,羁縻四十一州。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红河、文山两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靖西、龙州、东兴等县市边境及越南高平省广渊以西、以南地区,南抵今越南广平省横山与林邑(环王)接界,西界约在红河和黑水河之间,西南在今老挝北一带界陆真腊。大中后,北境渐入南诏,唐末约以今云南与越南边界为界。咸通元年十二月(861年)府治为南诏攻陷,三年收复。四年再陷,府废。旋复置,与交州寄治于海门镇(今越南海防市安阳北)。七年收复旧治,置静海军节度使,以节度使兼领都护。五代初节度使由当地首领充任,臣属南汉。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为南汉所有,大致以今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边界为界。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吴权击败南汉,次年称王,府遂废弃。宋初又曾封其王为安南都护,但已和唐代都护府不同。


猜你喜欢

  • 赤鼻湖

    又作赤沙湖、蠡湖。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三十里,接沅江市界。《寰宇记》卷113桥江县:“赤鼻湖半入朗州龙阳县界,湖中有赤鼻山,因以为名。”

  • 殿子山

    即大头山。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彰德府 一》: 大头山,“ 《府志》:大头山,一名殿子山”。即“大头山”。

  • 故郡城

    即今河北行唐县北故郡村。西汉至东晋为南行唐县治。《方舆纪要》 卷14行唐县引 《城冢记》: “今县北三十里有行唐故城,俗谓之故郡城,以后魏尝置唐郡于此也。”

  • 大巫山

    即巫山。在今四川东部。《水经·江水注》:江水径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光绪《巫山县志》卷6:大巫山“一名大丹山。县东三十里”。

  • 杯山巡司

    南宋绍兴中置,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城上乡。寻废。明、清复置巡司于此。

  • 商中宗陵

    中宗指商代第九王太戊。其陵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集东二里的刘次范村东头。《清一统志· 彰德府》: 殷中宗陵 “在内黄县西南二十五里。高一丈五六尺。宋开宝间竖碑。梁周翰撰文”。

  • 吼西关

    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清一统志·叙永厅》:吼西关“在厅南一百二十里,与镇雄州接壤”。

  • 宁远城

    ①金置,属阿干县。当在今甘肃兰州市附近。②一名固勒札。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伊宁市。城东冈上有乾隆《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碑》。光绪十四年(1888)置宁远县于此。19

  • 同仁县

    1931年析循化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保安城(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后迁治隆务寺(今同仁县治隆务镇)。在青海省东部,邻甘肃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3460 平方千米。人口7.6万。辖2

  • 方宁县

    即方亭县。今四川什邡县。《旧唐书·地理志》 什邡县:“汉县,属广汉郡。后周改为方宁。”宁为亭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