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镇名。贞元三年 (787) 置,治所在夏州 (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领夏、绥、银三州。元和九年 (814) 增领宥州。中和二年 (882) 号定难军。唐方镇名。贞元三年(787年)置,治夏州(
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一带长江滨。《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 秋,“楚子为庸浦之役故,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吴人不出而还。子囊殿,以吴为不能而弗儆。吴人自皋舟之隘要而击之。楚人不能相救,吴人败之,
①即新生洲。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三十里。《宋史· 贾似道传》: 南宋景定元年 (1260),“大元兵拔砦而北,留张杰、阎旺以偏师候湖南兵。明年正月,兵至,杰作浮梁新生矶,济师北归”。即此。②在今湖北蕲春
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2大田所:万顷湖“在所西南二百里,与酉阳接界。其湖深陷,行之,周回动摇”。
金明昌三年(1192)改河平县置,属卫州。治所即今河南辉县市。贞祐三年(1215)为辉州治。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古县名。金明昌三年(1192年)改河平县置,治今河南省辉县市。属卫州。贞祐三年(
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月浦镇。《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月浦镇“因水而名。顾泾巡司置于此”。《清一统志·太仓州一》:月浦桥“在宝山县东月浦镇,一名步月。元虞集尝泊舟玩月于此”。在上海市宝山区陆境北
又名黄泽市。即今浙江嵊县东黄泽镇。清道光《嵊县志》卷2《市镇》:王泽市“在县东南三十里嵊新界”。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六年 (959),世宗北伐契丹,亲率水军自乾宁军沿流而北,“至独流口,溯流而西”,即此。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六年(95
即今广东惠来县南神泉镇。《清一统志·潮州府》: 神泉巡司 “在惠来县南十五里神泉村,近大海”。明置巡司于此。清雍正九年 (1731) 移巡司于靖海所城内,仍名神泉。即今广东省惠来县南神泉。明洪武二十七
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十余里。《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槃涧泉 “在府治前。源出山巅,萦回石涧,泓深清洁。《郡志》 云,郡居山椒,清泉自石崖奔逆而下,用巨竹引之,绵亘数里,遍及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