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雷县
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石城、瑞金、宁化(闽)三县边境析置,驻横江东寮脑(今江西石城县南横江镇)。1935年2月废。
旧县名。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3年于石城、瑞金、宁化(闽)三县边境析置。以纪念1927年广州起义牺牲的张太雷烈士命名。治今江西省石城县横江东寮脑。1934年5月改由中央苏区直属,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
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石城、瑞金、宁化(闽)三县边境析置,驻横江东寮脑(今江西石城县南横江镇)。1935年2月废。
旧县名。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3年于石城、瑞金、宁化(闽)三县边境析置。以纪念1927年广州起义牺牲的张太雷烈士命名。治今江西省石城县横江东寮脑。1934年5月改由中央苏区直属,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
明永乐三年(1405)置,在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后废。
即婆罗国。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北部之文莱。《明史·外国列传》:“婆罗,又名文莱。”
即今贵州黔西县东南五十里大关镇。《清 一统志·大定府》 “鸭池河铺” 条下: “又有滥泥沟铺、四方井铺……皆戍守处。”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西州交河县:“自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红河南岸。明崇祯十二年(1639)设掌寨。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仍设掌寨。
今安徽砀山县东李阁乡。《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毛城集”条下:“礼河集在(砀山)县东北二十里。”
即小青岛。在今山东青岛市南青岛湾中。即“小青岛”。
即滠阳县。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宋书·州郡志》 作羡阳县。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中右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土拉河北岸那万策仁古内呼勒。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汉、晋置沁水县于此。《清一统志·怀庆府二》:沁水故城,“《县志》:废城在县东北沁水南、沁台西。今呼王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