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南汉置,属常乐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石康县。古县名。五代南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东南咸田处。属常乐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石康县。
在今青海平安县南。《清一统志·西宁府二》:癿思观堡“驻巴燕戎格厅,距西宁府城九十里,有把总防守”。
在今河南正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50真阳县 “江城” 条下: “ 《志》 云: 县南八十里有临淮城,今为朱家店。”
即今河南辉县市西二十四里赵固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2: 咸丰四年 (1854) 十月,辉县民戴蓥等“在县西二十五里赵固镇设局,胁众花户抗纳钱漕,烧毁粮差房屋”。古镇名。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赵固
在今浙江桐庐县东北分水江入富春江处北岸。《舆地纪胜》 卷8严州: 桐君山 “在桐庐。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木示之,因名山曰桐君山”。古称浮玉山、小金山。在浙江省桐庐县城北,富春江与分水江交汇
唐置,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北宋废。唐置,在今陕西省泾阳县东。属泾阳县。北宋废。
在今山东寿光市西三十里。《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臧纥致防而奔齐”。卒葬于此,因名。《水经·淄水注》: “浊水又北径臧氏台西,又北径益城西。” 元于钦 《齐乘》 卷5: 臧台 “旧有宋
东汉章帝改安险县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三十里。《水经·滱水注》:“《中山记》曰:县在唐水之曲,山高岸险,故曰安险。邑丰民安,改曰安憙。”三国魏改为安喜县。古县名。又称安喜县,参见“安喜县
北宋庆历二年 (1042) 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北二十五里曹洼古城。金废。
西周邑名。在今陕西合阳县东。《诗经·大雅·韩奕》: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古邑名。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诗经·大雅》:“韩侯出祖,出宿于屠。”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