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郡
唐至德元年(756)改扶风郡置,治所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凤翔、岐山、扶风、麟游、宝鸡、眉县、周至等县市地。二年(757)升为凤翔府。
唐至德元载(756年)改扶风郡置,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北,陇县、麟游县以南,扶风县、眉县以西地区。次年升为凤翔府。
唐至德元年(756)改扶风郡置,治所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凤翔、岐山、扶风、麟游、宝鸡、眉县、周至等县市地。二年(757)升为凤翔府。
唐至德元载(756年)改扶风郡置,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北,陇县、麟游县以南,扶风县、眉县以西地区。次年升为凤翔府。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琼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西。十三年 (639) 属崖州。龙朔二年 (662) 属万安州。唐末废。
元置,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叶坊。
即素馨斜。又名内人斜。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花地。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9:素馨斜“又名曰花田。方信儒诗:千年艳骨掩尘沙,尚有余香入野花;何似原头美人草,风前犹作舞腰斜”。
一名舞水。古汝水支流。故道在今河南舞钢市和西平县境。《水经·水》:“水出阴县西北扶予山,东过其县南,又东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旧唐书·地理志》 南溪县: “后周废郡置南武戍。”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十一里浑河站朝鲜族乡。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承德县图: 南有浑河堡。
即今老挝。《元史·顺帝本纪》:至元四年(1267)八月,“云南老告土官八那遣侄那赛赍象、马来朝,为立老告军民总管府”。
即今福建福鼎县南白琳镇。由陆路赴霞浦县必经此。产白琳工夫名茶。清《乾隆内府舆图》:福鼎县南有白琳铺。
即今湖南长沙、浏阳境之浏阳河。源出今湖南浏阳市境之大围山,西流至长沙市北入湘水。《水经·浏水》: “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西北过其县东,北与涝水合。西入于湘。”即“浏阳河”。
春秋时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南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华氏居卢门, 以南里叛”。春秋宋国都城(今河南商丘市南)南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华氏居卢门,以南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