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州

会州

①西魏废帝置,治所在会宁县(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北周保定二年(562)改置会宁防。隋开皇元年(581)改置会宁镇。唐武德二年(619)改置西会州,贞观八年(634)改曰粟州,同年又改为会州。辖境约当今甘肃靖远、景泰、会宁及宁夏海原等县地。天宝初改名会宁郡,乾元初复名会州。广德二年(764)陷于吐蕃。废。北宋初复置。天圣后入于西夏, 元符二年(1099)复置会州。崇宁三年(1104)置敷川县(今靖远县),为州治。辖境约当今甘肃靖远、定西,会宁等县地。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治所敷川县名保川县。寻又入西夏,侨置会州于会川城(今靖远县西南),改名新会州。元初复名会州,移治西宁县(今甘肃会宁县东),属巩昌路。至元七年(1270)省西宁县入州。辖境约当今会宁县地。至正十二年(1352)改会宁州。

②北周保定二年(562)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建德六年(577)废为鸣沙镇。

③隋开皇六年(586)改蜀州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茂县)。《寰宇记》卷78茂州:会州“取西夷交会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黑水等县地。仁寿元年(601)改广阳县为汶山县。大业三年(607)改为汶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会州,四年(621)改为南会州。


(1)西魏末宇文泰行军至今甘肃省靖远县一带置会州。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移州,改为会宁防,隋开皇初改防为镇。大业置凉川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升会宁镇置西会州,改县名会宁。贞观八年(634年)改为粟州,同年又改为会州。辖境约当今祖厉河和桑园峡、黑山峡间黄河流域地。8世纪后期、11世纪前期曾先后属吐蕃、西夏。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属宋。后又置敷川县为州治。淳熙十年(1183年)复入西夏。金侨置会州于会川城(今甘肃靖远县西南),称新会州,以保川为附郭县。故西夏、金同时有会州。《金史·夏国传》:兴定四年(1220年)“夏陷会州”所指为新会州。蒙古初移治西宁县(今甘肃会宁县东),至元七年(1270年)废西宁县入州。属巩昌都总帅府。辖境约当今甘肃省会宁县地。至正十二年(1352年)改为会宁州。(2)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鸣沙县(今宁夏中宁县东鸣沙镇)。辖境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及中卫市河南地区。建德六年(577年)废。(3)隋开皇间改蜀州置,治广阳县(今四川茂县西北)。大业初改汶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会州,治汶山县(今四川茂县),属关内道。辖境约当今四川省茂县、汶川县等地。四年改为南会州。


猜你喜欢

  • 拉布

    在今四川理塘县南拉波乡。清雍正年间置拉布土百户。

  • 不令支

    即令支。在今河北迁安县西。《逸周书·王会篇》:“不令支玄獏。”朱右曾《集训校释》:“卢曰:不字,发声。王曰:《齐语》云: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即“令支”。

  • 青连山

    在今广西崇左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10崇善县: 青连山 “山势绵亘三百余里,峰峦纷列,青翠相连。其阳有青山岩,高阔深邃,奇胜不一。岩中之土,可以煎硝,郡人取之”。

  • 大中集

    即今江苏大丰县驻地大中镇。1942年于此置台北县。1951年改名大丰县。

  • 龙浔寨

    南宋绍兴初筑,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在今福建省德化县东北。南宋绍兴初筑。属泉州。

  • 乞史城

    隋、唐时西域史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沙赫里夏勃兹。显庆中置佉沙州于此。

  • 石浦厅

    清道光三年(1823)置,属宁波府。治所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里石浦镇。1912年与南田厅合置南田县。清道光三年(1823年)析象山县置,治今浙江省象山县南石浦镇。属宁波府。宣统三年(1911年)废入

  • 大巴岭山

    即今川陕边界之大巴山。《寰宇记》卷133南郑县:“大巴岭山在县西南一百九里。《水经注》云:廉水出巴岭,北流经廉州。又《周地图记》云:此岭之南是古之巴国也。”

  • 诸葛草庐

    又名忠武祠。元建。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卧龙冈。《明一统志》 卷30南阳府: 诸葛草庐 “在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冈上,即孔明所居,旧为祠,以奉之……宣德中有司复新其庐,塑其像,春秋祭祀,前代碑文俱存”。

  • 筑阳侯国

    东汉改筑阳县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北。三国魏复为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