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井陉县

井陉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北北陉。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恒州。大业初属恒山郡。唐属恒州。北宋属真定府,熙宁六年(1073)废。八年(1075)复置,并迁治今井陉县北威州镇。金天会七年(1129)为威州治。元属广平路,宪宗二年(1252)又迁治天长镇,即今县西南城关镇。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58年废。1960年复置,移治微水镇,即今治。

②北齐改石邑县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南。隋开皇六年(586)复改为石邑县。


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太行山东麓。属石家庄市。面积1381平方千米。人口32.2万。辖10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微水镇。秦置,治今河北省井陉县西北北陉。属恒山郡。西汉属常山郡。《元和郡县志》恒州井陉县:“陉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北齐省入石邑县,改名井陉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改为石邑县,又分设井陉县,十六年(596年)于井陉县治置井州。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废井州,属恒州。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徙治天长镇。金为威州治。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移治今县西南井陉镇。元属广平路威州。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1914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1948年分属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县治城关,属石家庄专区。1950年析置井陉矿区,属石家庄市。1958年并入石家庄市。1960年复原制,县人民政府迁驻微水镇。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改属石家庄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为山地丘陵区,中部为井陉盆地,地势四周高中央低。绵河、甘陶河、冶河等交汇境内。南部有张河湾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玉米、小麦、谷子等,盛产核桃、柿子、黑枣。有养鱼业。矿产有煤、铁、大理石、石灰石、耐火土等。工业有陶瓷、建材、化工、机械加工、化肥、煤炭等。自古为燕晋咽喉,交通要道。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及307国道、平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苍岩山风景区、千佛崖石窟、柿庄壁画墓等。


猜你喜欢

  • 蒲壮所城

    即今浙江苍南县南六十里蒲城乡。原为蒲门和壮士二千户所城,均为明洪武二十年 (1387)为防御倭寇而筑,后将壮士所并入蒲门所,遂改称蒲壮所。又称蒲壮寨。《清一统志·温州府》: 蒲壮寨“在平阳县东南九十里

  • 土碑集

    一作土陂集。即今安徽临泉县东南土陂乡。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土碑集在“西乡七十里”。

  • 阌乡水

    又名玉涧水。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双桥河。《水经· 河不注》: 玉涧水 “南出玉溪,北流径皇天原西,……又北径阌乡城西,……世谓之阌乡水也”。

  • 营前墟

    即今江西兴国县东九十五里营前。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赣州府兴国县东有营前汛。

  • 芦门河

    亦名蕃人河、老鹳河。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9“芦门河”条引石迈《古迹编》云:“芦门河在芦门漾之侧,建炎间始开,以通真州,亦名蕃人河,合黄天荡南,王谏议芦场内是其处。按此河以蕃名,而不

  • 龙且县

    亦作龙沮县。南朝梁置,为东彭城郡治。治所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北齐废。

  • 润陂水

    又名润溪水。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清一统志·南昌府一》: 润陂水 “在进贤县东七十里。源出雄岚峰,北流汇为阳方湖,又东北入余干县界瑞洪镇,入鄱湖”。水旁为润陂市。

  • 乌素固部

    唐室韦部落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境。《新唐书·室韦传》:“最西有乌素固部,与回纥接,当俱伦泊之西南。”

  • ①又作邹。周代姬姓。周武王封颛顼之后于此。都邾 (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春秋文公十一年 (前616) 迁都绎 (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六里纪王城)。《春秋》: 隐公元年 (前722),“公及邾仪父盟

  • 纳林冲长官司

    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甘孜县西北仁果乡。一说县西北来马乡。宣统三年(1911)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