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桥长官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上桥县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二十里高镇。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宣慰司。万历间属定番州。清乾隆年间裁。
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上桥县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上马司。属贵州宣慰司。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属程番府,万历十四年(1586年)改属定番州。清乾隆年间裁。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上桥县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二十里高镇。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宣慰司。万历间属定番州。清乾隆年间裁。
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上桥县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上马司。属贵州宣慰司。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属程番府,万历十四年(1586年)改属定番州。清乾隆年间裁。
即铁。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十里铁丘。《旧五代史·少帝纪》: 后晋开运二年 (945) 二月,“丙戌,幸铁丘阅马”。春秋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北铁丘村东。《春秋》哀公二年(前493年):晋、郑战于此。
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南三十里。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确址无考,一说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属右北平郡。东汉省。
原拟由湖南株洲至贵州贵阳,长约1000公里。1937年动工修建,1939年自株洲经湘潭修至蓝田 (今涟源)。长约175公里。因日本侵华战争形势恶化,旋即被拆毁。此路至1972年才全部修成。自湖南省株洲
隋开皇九年 (589) 置,治所在余杭县 (今浙江余杭县西余杭镇)。次年移治钱唐县 (今浙江杭州市)。开皇十一年 (591) 又移治柳浦 (今浙江杭州市南凤凰山麓、钱塘江滨) 西。《寰宇记》卷93:
古名邛水、邛崃水。即今四川荥经、天全二县境之荥经河,为青衣江西支流。《寰宇记》 卷77荣经县: 荣经水 “在县东一里,出严道县青山下,入县界”。《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荣经水 “在城东。荣水出大
西汉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南益阳市东。《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在益水之阳”,故名。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属衡阳郡,移治今益阳市。唐属潭州。元元贞元年 (1295) 升为益阳州。明洪武初改为益
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南。东汉建武二年(26)废。
金改西京道置,治所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北,内蒙古多伦,河北赤城以西,乌加河以东地区。蒙古废。金以西京道改置,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山西省雁
①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建,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阴山北。一说在乌拉特后旗北。为匈奴降者所居。《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儿单于,遣人来告降汉,乃命因杆将军公孙敖筑受降城,次年,遣浞野
明置,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南丰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