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铁冠

铁冠

秦汉时期,御史大夫是仅次于丞相的行政长官,主要职责是监察、执法。御史等执法者佩戴法冠,冠以铁为柱,故称铁冠。西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的弟弟张武被任命为梁王相。当时梁王骄横,梁地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很多,以难治理闻名。张敞问弟弟:“你担任梁相,准备怎样治理呢?”张武对哥哥很敬畏,谦虚地没有回答。张敞派手下官吏送张武到函谷关,嘱咐官吏自己去询问张武。张武回答说:“驾驭狡黠的马,要用上好的马具、马鞭;在梁国大都,官吏百姓都生活困苦衰败,应当任用头戴铁冠的御史去严肃法纪,使社会安定。”后因以“铁冠”作为御史的代称。

【出典】:

汉书》卷76《张敞传》3226页:“初,敞为京兆尹,而敞弟武拜为梁相。是时梁王骄贵,民多豪强,号为难治。敞问武:‘欲何以治梁?’武敬惮兄,谦不肯言。敞使吏送至关,戒吏自问武。武应曰:‘驭黠马者利其衔策,梁国大都,吏民凋敝,且当以柱后惠文弹治之耳。’秦时狱法吏冠柱后惠文,武意欲以刑法治梁。”应劭注曰:“柱后,以铁为柱,今法冠是也,一名惠文冠。”晋灼注曰:“《汉注》法冠也,一号柱后惠文,以裹铁柱卷。秦制执法服,今御吏服之。”

【例句】:

唐·张说《送王尚一严嶷二御史赴司马都督军》:“将行司马令,助以铁冠威。” 唐·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绣衣柱史何昂藏,铁冠白笔横秋霜。” 唐·岑参《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将军金印亸紫授,御史铁冠重绣衣。” 唐·戴叔伦《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之3:“已对铁冠穷事本,不知廷狱含冤无。” 唐·刘长卿《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沧埇不复恋鱼竿,白发那堪戴铁冠。” 唐·权德舆《洲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 明·王鏊《赠梁都宪巡抚四川》:“赤甲白盐雄作镇,铁冠绣斧凛先声。”


【词语铁冠】   汉语词典:铁冠

猜你喜欢

  • 爨下材

    同“爨下桐”。清毛奇龄《听罗牧弹琴》诗之一:“未辨弦中趣,徒怜爨下材。”

  • 殚精竭虑

    又作“殚精竭思”、“殚心竭虑”等。殚(dān丹):尽。精:精力。竭(jié节):竭尽。虑:思虑。指使尽精力、费尽心思。陈奂(1785-1863年),字硕(shuò朔)甫,长洲(今浙江长兴县)人。清咸丰

  • 一床锦被遮盖

    元.周密《齐东野语.淮西之变》:“且以王德为都统制,郦琼副之。……及德视事校场,诸将执挝,用军礼谒拜,琼登而言曰:‘寻常伏事太尉不周,今日乞做一床锦被遮盖。’”“一床锦被遮盖”比喻向人请求通融、掩盖。

  • 渡蚁

    清.张玉书等编《佩文韵府》拾遗四“纸韵”“渡蚁”下引《通鉴长编》:“有胡僧惊问大宋(指宋郊,宋郊与弟宋祁俱以文学知名,称“二宋”,有大宋、小宋之别。)曰:“公丰神顿异,如能活数万人之命者,试思之。’曰

  • 横笛似山阳

    源见“山阳笛”。表示感旧伤怀、追念亡友之情。唐罗隐《经故友所居》诗:“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 昌户

    《史记.周本纪》:“〔太任〕生昌,有圣瑞。”张守节正义引《尚书帝命验》:“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酆,止于昌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

  • 乌衣

    源见“乌衣国”。指燕子。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梧桐》:“至于秋天鸿雁,社日乌衣,则有月令在。”同“乌衣巷”。宋邓剡《唐多令》词:“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词语乌衣】   汉语

  • 莼菜下盐豉

    同“莼羹下豉”。宋苏轼《次韵刘涛抚寄蜜渍荔枝》:“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蒲萄压酒浆?”

  • 班荆椒举

    源见“班荆道故”。椒举,即伍举。谓思念故乡友人。唐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 山阴夜雪

    犹山阴乘兴。唐 李白《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宋 范成大《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之七:“潇洒王郎亦胜流,今年何事阻清游?当家风味今如此,孤负山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