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

金蝉:昆虫名。金蝉成虫时要脱去壳。后因以比喻用计脱身。元代关汉卿《谢天香》杂剧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干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这个叫做‘金蝉脱壳计’:他将虎皮盖在此,他却走了。”


主谓 ①知了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比喻用计脱身。邓贤《中国知青梦》:“汇报是什么? 是……缓兵之计? ~?人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信任和好感顷刻间又被怀疑的阴云所笼罩。”②比喻改换门面,重新展现。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古代中国文,现在脱胎换骨,改头换面,用了一条~的妙计,重新复活了起来。”※壳,不读作ké。△多用于表示用计脱身。→溜之大吉 逃之夭夭 偷梁换柱 ↔作茧自缚。也作“脱壳金蝉”。


解释金蝉:蝉的美称。蝉在成虫时要脱去以前的壳。后用来比喻趁对方暂时尚未察觉,而制造或利用假象,趁机逃脱。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元代著名剧作家马致远的《任风子》一剧,写神仙马丹阳度化屠夫任风子的故事。真人马丹阳夜间观气,得知终南山甘何镇有一位姓任的屠户,号风子,有半仙之称,于是便到镇上点化他。马丹阳准备先点化全镇之人断荤食素,以便迫使屠户买卖做不起来,趁任风子前来报复时再引导他入道。任风子后来果然如此行事,他持刀来到草庵,要杀马丹阳,却反被马丹阳的护法神所杀。他向马丹阳索要头颅,马丹阳让他自己摸摸,头仍在自己身上,于是猛然醒悟,自愿随真人出家。马丹阳命他担水浇菜园,诵经修道,他的老婆带着孩子来找他,他又在菜园中摔死了幼子,休弃了娇妻。马丹阳见他功行将至,打算再叫他看清尘世俗事的真相,然后引渡他归于正道。于是幻化出他摔死的小孩来杀他,任风子在小孩让他交出自己的头颅时说:“老天啊,我什么时候才能金蝉脱壳?”最终,任风子尽去酒、色、财、气和人、我、是、非对修行的羁绊,修成了正果。

近义瞒天过海

反义瓮中捉鳖

例句

等警察包围那个匪巢时,匪徒们已用金蝉脱壳之计溜走了。


【词语金蝉脱壳】  成语:金蝉脱壳汉语词典:金蝉脱壳

猜你喜欢

  •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里指杨朱的利已主义哲学。后亦喻不顾公益,专营私利的行为。

  • 二竖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指缓)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

  • 人间腐鼠

    源见“鸱得腐鼠”。喻指凡俗的权势利禄。宋魏了翁《西江月.即席和书院诸友》词:“早厌人间腐鼠,要希云外飞皇。”

  • 翟公罗

    源见“门可罗雀”。谓翟公门外可设雀罗。形容门庭冷落。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

  • 一粟

    见“沧海一粟”条。【词语一粟】   汉语大词典:一粟

  • 父国

    同“父母国”。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如上所言报复之事,盖皆隐藏,出于不意,其旨在凡窘于天人之民,得用诸术,拯其父国,为圣法也。”【词语父国】   汉语大词典:父国

  • 迷蝶

    同“迷蝴蝶”。明陈与郊《文姬入塞》:“玉帐貂裘,倘亦有并州故乡之意,早难道邯郸唤醒还迷蝶?”【词语迷蝶】   汉语大词典:迷蝶

  • 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卜:占卜。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的方法预测吉凶。 占卜是为了决断疑惑,没有疑惑,占卜什么。语出《左传.桓公十一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武元年》:“平阳公丕曰:‘迁都大事,

  • 胡麻饭

    《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引《神仙论》:“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远不得返。经十三日饥,遥望山上有桃树子熟,遂跻险援葛至其下,噉数枚,饥止体充。欲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艳。复有一杯流下,有胡麻饭焉。

  • 合浦还珠

    同“合浦珠还”。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还珠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见“珠还合浦”。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