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贾生叹鵩

贾生叹鵩

鵩(fú服):古书上记载的一种鸟,像猫头鹰,古人以为是不祥之鸟。此典指贾谊见鵩鸟飞入坐旁,认为是不祥之兆而伤叹。后以此典比喻对命运、人事忧伤慨叹。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十八岁时即以文才出名,二十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太中大夫(掌议论,备顾问),因好议论国家大事,为大臣周勃等排挤,贬为长沙王(辖地在今湖南)太傅(辅弼国君之官)。贾谊作长沙王太傅第三年,有一天一头鸮(xiāo消,猫头鹰)鸟飞进屋内,停在座位旁边。楚地人把鸮叫作“服”。贾谊因受贬谪来居长沙,此地低洼潮湿,自以为不服水土,寿命不能长久。为这感到悲伤哀痛,就写一篇《鵩鸟赋》来宽慰自己。也用以婉指人死。此典又作“鵩入”、“鵩赋”、“问鸮”、“长沙鵩”、“鵩鸟集于前”、“叹鵩”、“贾鵩”、“忧鵩”、“贾谊鵩”、“贾生问鵩”、“占鵩”、“止鵩”、“赋鵩”。

【出典】:

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2496页:“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yú于,旁)。楚人命鸮曰‘服(通“鵩”)’。贾生以適(zhé折,通“谪”,流放贬职)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例句】:

北周·庾信《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既而三湘辽远,时遭鵩入;五溪卑湿,或见鸢飞。” 唐·戴叔伦《过贾谊旧居》:“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 唐·韩愈《叉鱼》:“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鸮。” 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时伤大野麟,命问长沙鵩。” 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虽鵩鸟集于前,枯柳生于肘,不能动其心也。” 宋·杨亿《许洞归吴中》:“三径未荒休叹鵩,十浆先馈定惊鸥。” 宋·苏轼《滕达道挽词》之二:“公方占贾鵩,我正买龚牛。”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武昌西山》:“谪去长沙忧鵩入,归来杞国痛夭摧。” 宋·陆游《枕上》:“慵占贾谊鵩,空感祖生鸡。” 宋·孙觌《西徐上梁文》:“已免贾生问鵩之尤,遂谐韩公见蝎之喜。” 孙觌《富阳道中》:“客舍休占鵩,蛮村欲馔蛇。” 清·唐孙华《同年杨昆涛侍御挽诗》:“近得迁莺信,俄占止鵩凶。” 清·佟世临《戊寅秋拜先王父墓下》:“请缨慷慨终童志,赋鵩沉沦贾傅年。”


猜你喜欢

  • 腐鼠吓鹓雏

    源见“鸱得腐鼠”。喻庸人俗辈忌恨贤能侵夺已得的权势利禄。元刘永之《感遇》诗:“腐鼠吓鵷雏,鱼目欺明珠。”

  • 拄笏西山

    同“拄笏看山”。金元好问《西山楼为王仲理赋》诗之二:“拄笏西山志骑曹,朝来爽气与秋高。”见“拄笏看山”。【词语拄笏西山】  成语:拄笏西山汉语大词典:拄笏西山

  • 舄凫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或仙人的行踪。宋李光《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清方文《太湖寿李溉林明府百韵》:“行矣新骢马,归哉旧舄凫。”【词语舄凫】   汉语大词典

  • 葬桐

    同“桐乡归葬”。清赵翼《刘松岚观察旧尝宰镇安之天保县在余守镇安后二十余年矣兹过常州偕稚存来晤且言镇民已为余立生祠虔奉弗替感赋》之三:“在任原思死葬桐,岂期民已社栾公。”

  • 平津

    源见“东阁招贤”。公孙弘封平津侯。后以“平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吏。前蜀贯休《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词语平津】   汉语大词典:平津

  • 搘床龟

    源见“支床龟”。借指得官。《太平广记》卷二七一引唐无名氏《传载.张氏》:“燕文贞公张说,其女嫁卢氏,尚为舅求官,候父朝下而问焉,父不语,但指搘床龟而示之。女拜而归室,告其夫曰:‘舅得詹事矣。’”【词语

  • 不教而战,是谓弃之

    不施行教练,便叫人去作战,这就叫抛弃他们。语出《论语.子路》:“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后多引作〔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三国.蜀.诸葛亮《将苑.习练》:“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

  • 同甘共苦

    见“分甘共苦”条。并列 甘,甜。共同品尝甘甜与苦味。比喻共患难,同欢乐。语本《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看见这么多~的战友从窗前走过,女室里一个年轻

  • 庶女含冤

    源见“庶女告天”。谓蒙冤受屈。明 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遥想那微臣遭逅,庶女含冤,上感皇天怒。”

  • 唐浊流

    源见“白马清流”。指唐时的黄河。宋刘克庄《和实之读邸报》:“欲取汉清议,尽投唐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