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计日而待

计日而待

等待的日子已屈指可数,形容为时不远。魏明帝曹(205-239年),字元仲,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曹丕之子,曹即位不久,大修宫殿,选民女充后宫,挥霍无度。太子舍人张茂劝谏说:“如今强敌在外,图危魏室。陛下不兢兢业业,崇尚节俭以安抚天下,反而大肆奢侈,求耳目之娱。希望陛下立即下诏,罢不急之务,尽除无益之事,厚赐将士家属,关心百姓疾苦,除其所恶,丰实粮仓,修缮兵器,心怀恭慎以治天下。如果真能这样,东吴、蜀汉就会不战而顺服,天下太平之时就不会太久了。”

【出典】: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卷3第105页:“愿陛下沛然下诏,万几之事有无益而有损者悉除去之,以所余无益之费,厚赐将士父母妻子之饥寒者,问民所疾而除其所恶,实仓廪,缮甲兵,恪恭以临天下。如是,吴贼面缚,蜀虏舆榇,不待诛而自服,太平之路可计日而待也。”

【例句】:

晋书·王羲之传》:“若不行此,社稷之忧可计日而待。” 《元史·世祖本纪》:“此国大事,可命重臣一人如安童、伯颜,都督诸军,则四海混同,可计日而待矣。”


偏正 算好日期来等待。形容不需多久就可实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也。”△褒义。多用于写时间。→翘足而待 ↔旷日持久。 也作“计日而俟”、“计日可待”、“计日可期”。


【词语计日而待】  成语:计日而待汉语词典:计日而待

猜你喜欢

  • 庾公兴

    源见“南楼”。指咏谑游乐的雅兴。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公张公九龄》:“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 管鲍交

    《列子.力命》:“管夷吾、鲍叔牙二人相友甚戚,同处于齐……管仲尝叹曰:‘吾少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

  • 敌国舟中

    源见“舟中敌国”。比喻敌人就在身边。唐柳宗元《古东门行》:“羌 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 邓家山

    同“邓家铜山”。清李渔《卜算子.榆荚钱四首和宋荔裳大参》词之三:“不凿邓家山,幻出通神具。”

  • 圣人窟

    源见“拔才岩穴”。指傅岩。相传为商代傅说版筑之处。傅说被尊为圣人,因有此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历傅说隐室前,俗名之为圣人窟。”【词语圣人窟】   汉语大词典:圣人

  • 桑间三宿

    源见“三宿恋”。喻指短暂的居留。宋范成大《入崇宁界》诗:“桑间三宿尚回头,何况三年濯锦游。”

  • 悼稚

    源见“悼耄”。指年幼者。宋沈辽《南岩导师赞》:“公卿士夫,悼稚耆耄,咸来致礼。”【词语悼稚】   汉语大词典:悼稚

  • 掌上明珠

    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因以“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疼爱的人。多指极受父母钟爱的儿女。宋辛弃疾《永遇乐.送陈光宗知县》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偏正 比

  • 官豕民患

    《新唐书.卢?传》:“?字子良……为虢州刺史。奏言虢有官豕三千为民患,德宗曰:‘徙之沙苑。’?曰:‘同州亦陛下百姓,臣谓食之便。’帝曰:‘守虢而忧他州,宰相材也。’诏以豕赐贫民,遂有意柄任矣。”唐虢州

  • 循名核实

    犹循名责实。明 张居正《答浙江吴巡抚》:“明主在上,方翕受敷施,循名核实,以兴太平之治,愿勉旃,毋自损,以孤舆望。”清 薛福成《应诏陈言疏》:“如是则平时无冗食之兵,临事获劲旅之用,循名核实,化弱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