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苏门长啸”。谓以沉默示深意。唐元稹《放言》诗之四:“?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载:宋末,谢翱闻文天祥死节,悲不能禁,只影行游浙水,过严陵,登西台,设天祥主,酬奠号泣,以竹如意击石,歌招魂之辞。歌讫,竹石俱碎。因作《西台恸哭记》。事杂见《宋史》、《通鉴纲目》
源见“乘槎”。指登天遨游的仙舟。亦借指远行的舟楫。宋杨万里《走笔送赵正则司户来访觐亲庭》诗:“却来书满参乡好,径泛银河犯斗槎。”
源见“三寿”。指年高望重的人。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神宗朝,诏修仁 英两朝国史,开局日诏史赐筵。时吴冲卿为首相,提举二府及修史官,就席上成诗赋……王禹玉云:‘晓下金门路,君筵听召馀。簪缨三寿客,
源见“青藜照阁”。谓勤学苦读。明 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朝餐苜蓿,宁甘藿食之贫;夜烛青藜,敢愧熊丸之教。”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
指孔子对子路说:难道我们的主张不对吗?后以此典形容措施主张是否有误。 子路(前542年——前480年),仲氏,名由,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子学生,是春秋末期儒者。他性情爽直勇敢,喜闻过,
《宋书.乐志》三(魏)武帝(曹操)《短歌行.对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首句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领起,表达了人生无常应及时行乐的思想情趣。唐.杜牧《湖南正初招
《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
亦作“登堂拜母”。古时彼此友谊深厚的人互相拜访时,常进入后堂去拜侯对方的母亲。指结为通家之好。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出身士族。初为孙策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