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腰金拖紫

腰金拖紫

亦作“腰金衣紫”。金:金印。紫:紫绶。在古代只有高级官员才能配带金印、紫绶。比喻身居要职,地位显赫。沈攸之(?-478年),字仲达,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时孤贫,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入侵宋,宋征发民丁,沈攸之也被征入,作战英勇顽强,屡败强敌,因而职务不断上升。孝武帝死,受命辅佐太子,进号安西将军,因见幼主在位,而生谋反之心。顺帝元年,正式反叛。朝廷派齐王率兵征讨,发布檄文痛斥沈攸之。檄文称沈攸之少时贫贱,从士兵中提拔上来,凭着运气,没有打败仗,依靠一点儿战功朝廷就给他裂土分封,腰间悬挂金印,身上披着紫绶。朝中再也没有比他尊贵的了,国家中也没有比他富有的。……而他却纠集妖众,发动叛乱,前来送死,是可忍,孰不可忍。后沈攸之兵败被杀。

【出典】:

宋书》卷74《沈攸之传》1934页:“沈攸之少长庸贱,擢自阎伍,邀百战之运,乘一捷之功,镌山裂地,腰金拖紫,穷贵于国,极富于家。”

【例句】:

唐·白居易《哭从弟》:“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金拖紫,居百城之长。”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何不在此处用了些?博得个腰金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并列 金,金印;紫,紫绶。腰佩金印,身拖紫绶。形容身居高官。语出《宋书·沈攸之传》:“少长庸贱,擢自阎伍,沈攸之邀百战之运,乘一捷之功,镌山裂地,腰金拖紫,穷贵于国,极富于家。”唐·白居易《哭从弟》诗:“一片绿衫消不得,~是何人?”△多用于形容高官显宦。→服冕乘轩 ↔叹老嗟卑 金尽裘敝。也作“背紫腰金”、“腰金衣紫”。


【词语腰金拖紫】  成语:腰金拖紫汉语词典:腰金拖紫

猜你喜欢

  • 二千石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太常至执金吾,秩皆中二千石。”“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自司隶至虎贲校尉,秩皆二千石。”“郡守……秩二千石。”“郡尉……秩比二千石。”“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

  • 西第颂

    《后汉书.马融传》:“初,融惩于邓氏(马融曾因讽谏遭执政者邓太后禁锢,遂成惊弓之鸟),不敢复违忤执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东汉外戚大将军梁冀,曾筑别第于城西,收

  • 苌弘化血

    同“苌弘化碧”。清 沈瑜庆《述忆》诗:“读史传书执手悲,苌弘化血伤心碧。”

  • 德音孔昭

    德音:好的言论。孔:很。昭:著明。 意谓嘉言谠论,深切著名。语出《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南朝.梁.刘孝威《重光》诗:“中衢置樽,高堂悬镜,其酌不穷,其明逾盛。德音孔昭,民胥攸詠。

  • 久违

    唐刘长卿《送皇甫曾赴上都》诗:“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后因以“久违”用作久别重逢时的套语。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杨老爷在此,久违了。”【词语久违】   汉语大词典:久违

  •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争:怎。 意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比喻世事、人才不经艰苦磨练,难望有成。语出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五灯会元.二〇

  • 辟阳之宠

    《汉书.王陵传》载:吕后掌政,“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食其亦沛人也。汉王之败彭城西,楚取太上皇、吕后为质,食其以舍人侍吕后。其后从破项籍为侯,幸于吕后。”后遂以“辟阳之宠”指大臣被后妃所宠幸。北魏崔

  • 鸱夷漾钓舟

    同“鸱夷一舸”。唐李德裕《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禽庆潜名岳,鸱夷漾钓舟。”

  • 厝薪于火

    又作“厝火积薪”。厝(cuò错):同“措”,放置。薪:柴草。指将柴草加在火上。尚善(1621-1678年),满族,靖定贝勒(清代爵位,满语,源于女真语“勃极”,汉意为“大官”、“高官”,爵位在亲王、郡

  • 司马树

    源见“桓公柳”。晋大司马桓温所植之柳树。后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明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辟图》诗:“汉南已老司马树,岘首已仆羊公碑。”【词语司马树】   汉语大词典:司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