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绿蝉

绿蝉

晋.崔豹《古今注》卷下《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眇如蝉翼。故曰蝉鬓。”

三国魏时,宫中妇女得帝宠的有:莫琼树、薛夜来等四人,他们都梳像蝉翼一样的发型,称之“蝉鬓”后遂用为咏妇女鬓发之典。

唐.李贺《夜来乐》诗:“新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猜你喜欢

  • 困兽犹斗

    比喻陷于绝境的势力,因不甘心灭亡而垂死挣扎。公元前597年,晋国在与楚国争霸中失败。晋军主帅荀林父以作战失利请求处死自己,晋景公想答应他。这时,晋大夫士渥浊劝阻他说:“从前,城濮之战时,晋国虽然打败了

  • 天诱其衷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公元前六三二年,卫成公得知盟国楚国在城濮之战中战败的消息,出奔到陈国。当卫派叔武摄政受盟之后,晋文公于是允许逃

  • 宣尼壁

    源见“孔壁遗文”。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经书的墙壁。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

  • 吞彩凤

    同“吞鸟”。唐李商隐《偶成转句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诗:“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吞彩凤。”

  • 子曰诗云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又:“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孔子。诗:诗经。曰、云:说。“子曰诗云”泛指

  • 玄豹隐雾

    汉.刘向《列女传.贤明》:“陶答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独抱儿而泣。姑(婆母)怒,以为不详。妻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隐雾而七日不食,欲以泽其衣毛,成其文章。至于犬豕,肥以取之,逢祸必矣。’

  • 玉灭瘢

    古时传说用美玉研成的屑末可以消除人体的瘢痕。王莽(前45-后23年)字巨君,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儿,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封为新都侯。南阳太守因为王莽贵宠得势,选拔门下属官孔休任新都相。王莽生病,孔休

  • 挺险

    同“铤而走险”。清黄景仁《三月十六日》诗:“嗟我何为亦挺险?脱有不测无此身。”【词语挺险】   汉语大词典:挺险

  • 人不知,鬼不觉

    形容别人毫不觉察。清代翟灏《通俗编.神鬼》:“《墨予.耕柱篇》:巫马子谓,墨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贵,鬼不见而富。元人《争报恩》、《冤家债主》等曲,俱有人不知鬼不觉语。”按《墨子.耕柱篇》作“巫马子谓子

  • 仁至义尽

    形容对人关心和帮助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古代习俗,每年年底的蜡祭,用以报答有功于农事的诸神,以使诸神再次加福于农事,这可谓竭尽仁义之道了。【出典】:《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