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纸醉金迷

纸醉金迷

宋 陶穀《清异录.居室》:“〔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原形容令人沉醉的富丽华美的境地,后用“纸醉金迷”比喻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京师梨园》:“几处旗亭能讴《水调》,谁家箫鼓不按《凉州》,既纸醉以金迷,复花交而锦错。”《孽海花》七回:“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并列 富丽堂皇的境况令人沉醉。比喻奢侈淫逸的享乐生活。语本宋·陶谷《清异录·居室》:“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纸,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郑理《傲骨》:“在这‘东方巴黎’、世界著名的‘冒险家的乐园’里,有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贬义。多用于描写不健康的享乐生活。也作“金迷纸醉”、“迷金醉纸”。


纸醉金迷”又作 “金迷纸醉”,比喻骄奢淫逸的生活。“灯红酒绿”一语义亦同此,但好理解,而 “纸”何以言 “醉”、“金”何以言 “迷”呢?

宋·陶榖 《清异录·金迷纸醉》中说,唐代有个治疗痈疽( yōnɡ jū 脓疮) 的医生叫孟斧,昭宗时经常进宫去治病,对宫中的情况非常熟悉。唐末入蜀,将自己住的小屋依照宫中的情况进行装饰,所有的器具都用金纸贴上,光莹四射,金彩夺目,还对人说: “此室暂憩 ( qì) ,令人金迷纸醉。”意思是说,只要在此房中暂时休息一下,就会令人对此室的情况感到迷惑,而且还感到沉醉。

因为家具上都贴了金纸,金彩使人迷恋,所以是 “金迷”。在那小巧玲珑而又金彩夺目的房间里,金纸的色泽使人陶醉,所以是“纸醉”。既 “金迷”又 “纸醉”,故言 “金迷纸醉”或 “纸醉金迷”。后世遂以此语比喻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


【词语纸醉金迷】  成语:纸醉金迷汉语词典:纸醉金迷

猜你喜欢

  • 食马肝

    《史记.封禅书》:“天子既诛文成(齐人少翁封文成将军),后悔其蚤,惜其方未尽,及见栾大,大说(悦)……然臣恐效文臣,则方士皆奄口,恶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汉武帝好方术,迷信鬼神。齐

  • 王俭府

    源见“莲幕”。借称幕府。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

  • 黍一炊

    同“黍炊”。宋陆游《生世》诗:“乾坤成毁由来事,生世真同黍一炊。”

  • 满而不溢,高而不危

    见〔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 分光

    源见“馀光”。谓希求得到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照顾。宋张孝祥《江州林知府》:“寒女绩苎,所愿分光于有馀;拙匠伐柯,尚欣取则之不远。”【词语分光】   汉语大词典:分光

  • 施由亲始

    施:实施,实行。亲:指父母亲。 把仁爱的感情,从父母亲身上开始实行。 古代墨家主张兼爱,认为爱父母是这种兼爱之始。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

  • 王后卢前

    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初唐“四杰”中,杨炯对王杨卢

  • 冯铗歌残

    源见“冯驩弹铗”。比喻长期受冷遇而心中不平。明 邵璨《香囊记.辞婚》:“乡书有雁,晏裘凋弊成长叹;旅食无鱼,冯铗歌残厌久居。”

  • 万条寒玉

    即万株竹;竹又称“寒玉”。唐代雍陶《韦处士郊居》诗:“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词语万条寒玉】  成语:万条寒玉

  • 馀耳

    同“耳馀”。明高启《北郭秋夜喜徐幼文远来兼南游》诗:“愿君穷达存此心,勿使千年笑馀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