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米盐博辩

米盐博辩

议论烦琐细杂。米盐:喻细杂。《韩非子.说难》:“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久之。”久:原作“交”,从《史记》改。这句意思是说,若语言烦琐,则嫌其久长。


主谓 比喻议论的范围广博、细微。《韩非子·说难》:“径省其说,则以为不智而拙之,~,则以为多而交之。”王先慎注:“米盐之为物,积群萃以成㪷斛,谓博明细杂之物,则谓已多合而猥之交也。”△用于议论方面。


【词语米盐博辩】  成语:米盐博辩汉语词典:米盐博辩

猜你喜欢

  • 乘牛铁冠

    《宋史》卷二七八《雷德骧传》:附雷简夫传:“(曾孙)简夫,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关中用兵,以口舌捭阖公卿。既仕,自奉稍骄侈,騶御服饰,顿忘其旧,里闾指笑之曰:‘牛及铁冠安在?’”“

  • 粟生金死,粟死金生

    《商君书.去强》:“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国好生金于竟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战国秦.商鞅论述粮食与钱财的关系时指出:买来粮,花了钱;售出粮

  • 玉俱焚

    同“玉石俱焚”。唐韦蟾《上元》诗之二:“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

  • 将军死绥

    绥:退却。 兵败退却,则将军以身殉职。语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司马法》:‘将军死绥。绥,却也。有前一尺,无却一寸。’”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将军死绥,路绝长围。”

  • 天子坐宣室

    源见“宣室召”。借指君王临朝听政。唐李群玉《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天子坐宣室,夔龙奉谟猷。”

  • 龟符

    《黄帝出军决》:“〔黄帝〕伐蚩尤……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太牢,有元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黄帝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所得梦符也,广三寸,长一尺,于是黄帝佩之以征,即日禽蚩尤。”后遂用作称颂帝王顺应天命

  • 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写诗,十分注重从人民当中,从丰富多采的生活中,不断吸取新的、活的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现形式;十分注重诗歌

  • 永和人

    源见“兰亭会”。指东晋王羲之、谢安等在山阴聚会的群贤。因其举行于永和九年,故称。唐独孤及《同徐侍郎王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诗:“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 人神共愤

    旧时形容民愤之大,达于极点。《旧唐书.于崸( ㄉㄧˊ dí 涤)传》:“崸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主谓 人和神都很愤怒。形容民愤极大。语本《北齐书·高乾传》:“今社稷阽危,人神愤

  • 支公鹤

    同“支遁鹤”。清毛奇龄《答赠万州学政何君见赠原韵》:“人闲居傍支公鹤,马瘦行如鲍氏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