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照殿珠

照殿珠

宋.曾慥《类说》卷七引《唐宝记》:“肃宗上元二年建子月,真如(女尼为神人召往化城见天帝,授以八宝,俾献于朝,以消冷气。真如乃并前五物皆献之。诸宝置之日中,光气连天。肃宗被疾,召代宗曰:‘汝自楚王为太子,今天赐宝于楚州,天祚汝也,宜谨保之。’代宗受赐,改元‘宝应’,自是兵革少息,海内小康。……五曰‘如意宝珠’,大如鸡卵,置之室中,明如满月。”

照殿珠是唐代定珠,据说珠大如鸡卵,明如满月,置于室中,光彩夺目。后因用为咏宝物的典故。

元代高拭〔双调.殿前欢〕《题小山〈苏隄渔唱〉》:“光生照殿珠,价等连城玉,名重《长门赋》。”


猜你喜欢

  • 山阴访

    同“山阴访戴”。清黄景仁《庐州客舍寄宜兴万黍维时黍维将来奈何余又将之泗州矣》诗:“抱柱曾惭桥下期,买舟未果山阴访。”

  • 罍满罄瓶

    《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汉.毛氏传:“瓶小而罍(lèi酒器)大。罄,尽也。”《诗经》用瓶罄(尽、空)罍满来比喻人民贫困而统治者富有,这种状况是当政者的耻辱。后用为咏贫富不均之典。

  • 宁子商歌

    源见“宁戚饭牛”。又《淮南子.氾论训》“宁戚之商歌”汉高诱注:“商旅于齐,疾世商歌以干桓公。”后以“宁子商歌”指寒士自求用世之歌。三国 魏曹植《七启》:“采英奇于仄陋,宣皇明于岩穴。此宁子商歌之秋,而

  • 脚敲两舷

    《晋书.隐逸传.夏统传》:统至洛阳“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阗,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太尉夏充)问:‘卿居水滨能随水戏乎?’答曰:‘可。’统乃操施正橹,折旋中流。……统曰:‘……伍

  • 反风之应

    《尚书.洪范五行传》:“周公死,成王不图大礼,故天大雷雨,禾偃,大木拔。及成王寤《金滕》之策,改周公之葬,尊以王礼,申命鲁郊,而天立复风雨,禾稼尽起。”传说周公的葬礼未按照王的待遇办理,引起天变,禾倒

  • 绣衣持斧

    汉武帝时,在泰山、琅玡等郡发生了百姓聚众造反等事件,地方官府缉捕镇压不力。汉武帝派遣暴胜之等人,以直指使者身分穿上锦绣官袍,手执利斧,率兵镇压。“直指”意为处事公正,不循私情;“绣衣”表示朝廷派遣的尊

  • 牛口

    同“牛口之下”。明何景明《蹇赋》:“宁戚贱牧兮,桓公乃勃焉举于牛口。”【词语牛口】   汉语大词典:牛口

  • 公在壑谷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皆自朝布路(分散)而罢。”郑国伯有很喜欢喝酒,特设地下室作长夜饮,边喝边打钟助兴,

  • 生死肉骨

    使死人复生,枯骨生肉。旧时比喻对人恩施的深厚。《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见“生死人而肉白骨”。《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杜预注:“已

  • 十日平原

    同“十日饮”。汪洋《归途奉怀闽中诸友用去岁留别闽中诸友韵》:“海南重见又相离,我本天涯唱《竹枝》。十日平原留不醉,一帘飞瀑看何时?”偏正 比喻朋友连日欢聚。汪洋《归途奉怀闽中诸友用去岁留别闽中诸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