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滕公佳城

滕公佳城

西京杂记》卷四:“滕公(指汉太仆夏侯婴)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晋张华博物志》卷七有类似记载,不同之处是说:“汉 滕公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丧,驷马不行。”后以“滕公佳城”泛指墓地。清钱泳履园丛话.书学总论》:“文清笑侍讲为灶下老婢,侍讲亦笑文清为滕公佳城。”


【典源】 晋·葛洪《西京杂记》 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 (pao) 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之地,入三尺,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 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晋·张华《博物志》卷七:“汉滕公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葬,驷马不行,踣地悲鸣。跑蹄下地,得石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之。”唐·李冗《独异志》亦载。

【今译】 汉代夏侯婴初为滕令,故号滕公。一次他乘车外出,走到东都门时,马嘶鸣不肯前进,并不停用蹄刨地。滕公感到奇怪,命令士卒掘马所刨之地,挖到三尺深时,发现一石椁。滕公举火烛照看,发现椁中有铭,于是用水洗净,把上面的铭文抄录下来,铭文字体很古怪,滕公身边的人谁也不认识,去问叔孙通,叔孙通说:“这是古代的蝌蚪文,用今文写出,就是:‘佳城郁郁,三千年才见天日。呜呼,滕公在此长眠。’”滕公听后感叹道:“呜呼,天啊! 我死后就安葬在这里吗?”死后果然葬于此处。

【释义】 后以此典称墓地。

【典形】 闭滕公、佳城郁郁、滕城、滕公长住、夏婴之陇、铭石函、驷马悲鸣。

【示例】

〔闭滕公〕 宋·王安石《贾魏公挽词》:“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佳城郁郁〕 北周·庾信《思旧铭》:“朝阳落凤,大野伤麟。佳城郁郁,流寓于秦。”

〔滕城〕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坟开白日,终留恨于滕城。”

〔滕公长住〕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至夫滕公长住,佳城开白日之征,洪崖不归,曾丘控紫云之盖。”

〔夏婴之陇〕 北周·庾信《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夏婴之陇,乔玄之墓,马见千年,车迥三步。”


【词语滕公佳城】  成语:滕公佳城汉语词典:滕公佳城

猜你喜欢

  • 五谷不熟,不如荑稗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也泛指谷物。荑:一作“稊”,似稗的草,子粒可以制糖、酿酒。稗:即稗子,稻田杂草。 比喻素质条件再好,如果做不出成绩,还不如素质、条件差而能做出一点成绩的。语出《

  •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每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表示风调雨顺。旧时作为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语出汉.王充《论衡.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宋.范仲淹《水车赋》

  • 向平之愿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余。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

  • 萧次君去官频

    《汉书.萧望之传》附《萧育传》:“育字次君,少以父任为太子庶了。……拜为司隶校尉。……后坐失大将军指免官。……以鄠名贼梁子政阻山为害,久不伏辜,育为右扶风数月,尽诛子政等。坐与定陵侯谆于长厚善免官。…

  • 三折肱为良医

    《左传.定公十三年》:“二子将伐公。齐 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三折肱为良医”原谓

  • 操赢致奇

    同“操奇逐赢”。清王韬《平贼议》:“商人既能操赢致奇,转输乎远方,以供中国,则市无不足矣。”见“操奇逐赢”。【词语操赢致奇】  成语:操赢致奇汉语大词典:操赢致奇

  • 萋毁

    《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太甚。”汉.《毛诗传》:“萋斐,文章相错也。”“萋斐”形容贝锦的花纹交错。《诗经.小雅.巷伯》有“萋兮斐兮”句,比喻谗言致人于罪,如同妇女用各

  • 烂柯仙客

    源见“柯烂忘归”。围棋白子的别称。清 厉荃《文房图赞续》:“白元字君奕,号烂柯仙客。”【词语烂柯仙客】  成语:烂柯仙客汉语大词典:烂柯仙客

  • 永和

    源见“兰亭会”。代指王羲之等山阴 兰亭会。因其举行于东晋 永和九年,故称。唐刘言史《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诗:“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 寄雁传书

    源见“雁足书”。指传递书信。宋黄庭坚《寄黄幾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兼语 但愿高飞的雁能传递书信。比喻对远方朋友的友好情谊。宋·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