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渐入佳境

渐入佳境

佳境:美好的境界。比喻事情逐渐转好,或比喻兴趣越来越浓。顾恺之(事迹见前“布帆无恙”条)多才多艺,尤以绘画为精。相传顾恺之喜欢邻居家的女儿,求之不得,便在墙上画其肖像,用针扎在画像的心口,那姑娘便患了心痛病,等她答应时,他暗中把针拔去,姑娘的病随即而愈。顾恺之不仅才华出众,画艺精湛,还有一股痴劲,所以当时的人称他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桓温死时,有人问他:“你哭的样子桓温能看到吗?”他回答说:“哭声象巨雷一样能震开大山,泪象汹涌的大河一样注入大海。”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总是从稍部吃起,渐渐吃到根部。别人感到奇怪,问他为何如此吃法。他诙谐说:“渐入佳境。”

【出典】:

晋书》卷93《顾恺之传》2405页:“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例句】:

宋·葛胜仲《次长清寺》:“松筠引幽步,以渐入佳境。” 明·吴承恩《西游记》82回:“长老携着那怪,步赏花园,看不尽的奇葩异卉。行过了许多亭阁,真个是渐入佳境。” 清·李汝珍《镜花缘》38回:“今日忽然现出‘若花’二字,莫非从此渐入佳境?——倒要留意了。”


述宾 逐步进入最佳境地。比喻境况逐渐变好,或兴味渐浓。语出《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西游记》82回:“行过了许多亭阁,真个是~。”△褒义。多用于表示处境好转或兴味渐浓。→枯树逢春 柳暗花明 ↔每况愈下。也作“渐至佳境”。


【词语渐入佳境】  成语:渐入佳境汉语词典:渐入佳境

猜你喜欢

  • 扶摇万里

    同“扶摇直上”。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会试》:“扶摇万里奋鹍鹏,直上云程,同步云程。”鹍,通“鲲”。【词语扶摇万里】  成语:扶摇万里汉语大词典:扶摇万里

  • 王县令

    源见“王乔凫舄”。指王乔,借以咏叶县风物。宋陈与义《晓发叶城》诗:“欲语王县令,三叫不能闻。”【词语王县令】   汉语大词典:王县令

  • 冬日之爱

    同“冬爱”。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爱。”

  • 船沉鉅鹿

    源见“破釜沉舟”。指项羽领兵誓死攻破秦军鉅鹿之围事。清严遂成《乌江项王庙题壁》诗:“剑舞鸿门能救汉,船沉鉅鹿竟亡秦。”

  • 帝乡远于日

    源见“日近长安远”。喻功业难成。唐白居易《答崔侍郎钱舍人书向因继以诗》:“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 梦春草

    源见“梦惠连”。指得美章佳句神来之笔。清蒲松龄《和唐太史五亩园诸咏即韵.庄山》:“钓矶临池塘,对此梦春草。”

  • 野人献日

    同“野人奏曝”。唐 欧阳玭有《野人献日赋》。见“野人奏曝”。唐·欧阳玭有“野人献日赋”。【词语野人献日】  成语:野人献日汉语大词典:野人献日

  • 卜式羊肥

    《汉书.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初式不愿为郎,上(汉武帝)曰:‘吾有羊在上林中(上林,即指上林苑),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蹻而牧羊。岁余,羊肥息(息,繁衍)。上过其羊所,善

  • 东门忧

    《列子.力命》:“魏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常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向无子同,臣奚忧焉?’”春秋时,魏国人东门吴,儿子死了

  • 莼鲈引兴

    源见“莼羹鲈脍”。形容引起思乡归隐的念头。宋张纲《绿头鸭.次韵陈季明》词:“松菊关情,莼鲈引兴,昔人高韵照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