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梁州梦契

梁州梦契

唐.孟棨《本事诗.徵异》:“元相公稹为御史,鞠狱梓潼(鞠通鞫,鞠狱,审讯犯人)。时白尚书在京与名辈游慈恩,小酌花下,为诗寄元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时元果及褒城,亦寄梦游诗曰:‘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千里神交,合若符契,友朋之道,不其至欤!”

元稹与白居易为挚友。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元和四年三月出使梓潼勘察案件,时白居易在京于同月二十一日与弟白行简及好友李杓直等游慈恩寺,后至李家饮酒。席间,白题诗一首,对元稹远行表示怀念。恰在同日,元稹于梁州褒城,也梦与白居易等同游曲江及慈恩寺,梦醒之后作《梦梁州》诗,也对白氏表示深切的怀念。千里神交,合若符契。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后人形容知友梦魂相交,常引用此典。


猜你喜欢

  • 雁子堂

    《善见律》卷十:“高阁讲堂者,于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为佛作此堂也。”后因以“雁子堂”指佛堂。唐储光羲《题慎言法师故房》诗:“过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词语雁子堂】   汉语大词典:雁子堂

  • 迁乔

    源见“出谷迁乔”。喻指登第或迁居。唐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诗:“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自注:“时徐晦、杨嗣复二舍人与唐州同年及第。”清李调元《题李鹤林〈听莺图〉兼求墨兰》诗:“惕斋始迁乔

  • 种杏成林

    源见“董奉杏成林”。称赞良医道士广为治病助人。清 叶申芗《洞仙歌.过名山古院访水秋白炼师》词:“医世活人多,种杏成林,注仙方、千金传遍。”

  • 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那种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 常称颂别人善施韬晦之计。语出《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隋书.牛弘传》:“奇章公可谓

  • 偃武修文

    指停止战争并从事振兴文教礼乐的活动。周武王灭商之后,回到自己的首都丰邑。从此,他决定不再进行战争而振兴礼乐。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下令把战马通通赶到华山之南,把牛群驱放到华山以东的桃林。【出典】:《尚

  • 携高李

    唐杜甫《遣怀》诗:“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忆与高 李辈,论文入酒垆。”高指高適,李指李白。后以“携高李”指携文友。宋刘辰翁《内家娇.寿王城山》词:“结客少年场,携高 李,闻笛赋游梁。”

  • 目食耳视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集》七十四《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衣冠所以为容观也,称体斯美矣。世人舍其所称,闻人所尚而慕之,岂非以耳视者乎?饮食之物所以为味也,适口斯善矣。世人取果

  • 眦裂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后因以“眦裂”形容盛怒。唐柳宗元《韦道安》诗:“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新唐书.张巡传》:“子琦谓巡曰:‘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

  • 独步当时

    亦作“独步当世”、“独步一时”。在当时出类拔萃,独一无二。陆机之事迹见前“人患才少,子患才多”条。陆云之事迹见前“龙驹凤雏”条。吴国灭亡后,二人闭门苦读。他们写诗都注重辞藻、排偶。陆机还善于作骈体文,

  • 赵禹廉倨

    《汉书.赵禹传》:“赵禹,斄人也。以佐史补中都官,用廉为令史,事太尉亚夫。……禹为人廉裾,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终不行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见法辄取,亦不覆案求官属阴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