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摧九日

摧九日

源见“羿射九日”。指传说中后羿射落九日。清赵翼《戏题姮娥奔月图》诗之二:“彀率能摧九日精,何难射落月轮明?”


猜你喜欢

  • 楯鼻磨墨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荀济传》:“荀济字子通。其先颍川人,世居江左。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楯(dùn,同盾)上磨墨作檄文。是形容在军旅中立即书

  • 骑鹏

    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二《沈晦梦骑鹏搏风》:“沈晦赴省,至天长道中,梦身骑大鹏,搏风而上,因作《大鹏赋》以记其事,已而果魁天下。”又唐.李白有《骑鹏赋》。宋.沈晦梦骑大鹏,搏风而上,后于科考中果然夺魁

  • 一视同仁

    唐代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意思是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泛指平等相待,不加歧视。元代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为甚么小的儿多贫困,大的儿有金钱,爹爹妳妳阿!你可怎

  • 向古人求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附《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三国时,蜀主刘备十分看重陈登

  • 郇庖

    源见“郇公厨”。指精美的馔羞。清赵翼《同人预订牡丹之会》诗:“待取花开时,须补郇庖治。”【词语郇庖】   汉语大词典:郇庖

  •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几( ㄐㄧ jī ):细微的迹象。亦作“机”。作:起来,动作。 君子察觉事物变化的先兆,就立即行动起来,等不得一天过完。 表示君子能抓紧时机行事,动作迅速。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

  • 五袴民歌

    同“五袴谣”。元王士元《题县令王从仕新建公宅》诗:“五袴民歌怨来晚,好磨翠琰刻佳名。”

  • 翁矍铄

    源见“马援据鞍”。谓老当益壮。清黄景仁《贺新凉.寿州遇桐城吴竹亭丈话旧》词:“闻说东山丝竹尽,谁恸西州门路。翁矍铄,依然如故。”

  • 蚁梦槐

    源见“南柯梦”。形容时光短暂,年华易逝。金刘仲尹《秋尽》诗:“利禄蜗涎壁,年华蚁梦槐。”

  • 薰琴

    同“薰弦”。宋刘克庄《甲辰春日》诗之二:“薰琴何患无赓载,秋扇明知有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