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布衣

布衣

是古时庶人的服装,因此用来代称平民,犹言“匹夫”。《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间巷之黔首。”《盐铁论》:“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其余则仅麻枲,故曰布衣。”


诸葛亮在其 《出师表》中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为什么说自己是 “布衣”呢?

布衣”指一般平民。《盐铁论·散不足》: “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 ( xǐ) 而已,故命曰布衣。”原来古时一般老百姓只能穿粗麻衣服,到了老年时才可穿绸着缎。布衣是相对绸衣而言的,以穿着上的布衣代指人,这是修辞上以特征代本体的一种手法。不过,后世多以 “布衣”指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这一语义现在民间口语中已不见使用了。口语中倒是有这样的说法: “平头老百姓。”为什么是 “平头”呢? ———头上没有官帽。


【词语布衣】   汉语词典:布衣

猜你喜欢

  • 风前落帽

    源见“孟嘉落帽”。称美风流倜傥、气度宽宏的名士风度。宋徐铉《九月十一日寄陈郎中》诗:“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

  • 交态

    源见“门可罗雀”。谓交往的情意与态度。唐高適《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唐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词语交态】   汉语大词典:交态

  • 亭伯流离

    同“亭伯投荒”。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诗:“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 缑岭

    源见“王乔控鹤”。指王子乔修道成仙的缑氏山。亦借指修道成仙之山。唐崔湜《寄天台司马先生》诗:“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明屠隆《綵毫记.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湘灵,两仙郎吹笙缑岭。”【词语缑岭】  

  • 监河米

    同“监河贷”。清李元度《醉花阴.散勇归田留别诸好友》套曲:“休,休,休,监河米不用张罗;罢,罢,罢,万民碑一去扑破。”

  • 非熊非虎

    同“非虎非熊”。宋李曾伯《醉蓬莱.癸丑寿吕马帅》词:“老子家声,六韬亲授,渭水归来,非熊非虎。”【词语非熊非虎】   汉语大词典:非熊非虎

  • 楚亡骓

    源见“虞歌诀别”。指楚 霸王失败。元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只知秦失鹿,不觉楚亡骓。”

  • 拜隗

    源见“黄金台”。谓以礼招纳贤士。元郝经《贤台行》:“费尽黄金台始成,一朝拜隗人尽惊。”

  • 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回

    42` 鳌鱼:海中大龟。 宋元时熟语,表示一去不回。语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过了一宵,小娘子作别去了。正是: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回。”元.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急离江东趱路归,

  • 曹王拂局

    源见“巾角弹棋”。指精于游艺技巧。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朱亥袖椎,豪雄扼腕;曹王拂局,轻薄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