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猜你喜欢

  • 君子谓知命

    《左传.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遂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 武城弹

    同“武城弦”。唐孟浩然《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诗:“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 蜀望

    同“蜀帝魂”。明张煌言《三月十九有感甲申之变三首》之三:“魂招蜀望花同碧,泪染姚华竹尽斑。”

  • 睹貌献餐

    《文选.潘岳〈西征赋〉》:“长傲客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便装出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客店)。逆旅翁要(通‘邀’)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

  • 鱼水恩深

    同“鱼水契”。唐窦常《谒诸葛武侯庙》诗:“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 石髓食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邛疏》:“邛疏者,周封史也。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晋.葛洪《神仙传.王烈》:“王烈者,字长休,邯郸人也,……叔夜甚敬爱之,数数就学。……烈独之太行山中,忽闻

  • 师承

    《后汉书.儒林传序》:“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后因以“师承”指学术、技艺上的一脉相承。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王弼注《易》,直发胸臆,不如郑玄等师承有来也。”【词语师承】   

  • 就正

    《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以“就正”谓向人求教,以匡正学识、文章的讹误。明方孝孺《与陈敬斋书》:“某往岁尝获与进,遂以拙稿就正焉。”【词

  • 倒屣相迎

    亦作“倒屣而迎”,“倒屣迎宾”。匆忙迎接客人,以致鞋子都穿倒了。原意为对才学之士的尊敬;后则泛指对客人的尊重。王粲(177-217年),字仲宜,山阴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魏之际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

  • 一言以蔽

    参见:一言以蔽之见“一言以蔽之”。唐·刘子玄《论史上萧至忠书》:“凡此不可,其流实多,~,三隅自反。”【词语一言以蔽】  成语:一言以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