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尸居余气

尸居余气

形容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象死尸一样。后也用来形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典出三国司马懿之事迹。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深受信任。魏明帝曹睿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师抵抗诸葛亮,屡建奇功,为曹魏重臣。魏景初三年(公元240年),曹睿病重,遗嘱司马懿、曹爽共同辅佐太子曹芳。曹爽设计将司马懿升为有职无权的太傅,并将自己的亲信何晏、李胜等人安插于要职,兵权尽归曹氏之手。司马懿以退为进,托病在家等待反击的机会。齐王曹芳嘉平元年(公元250年),曹爽派亲信李胜为荆州刺史,临行之时以探病为名去见司马懿。司马懿闻知,赶紧摘掉帽子,把头发弄乱,并当着李胜的面喝粥,让粥流了一胸,还装作耳聋,把荆州说成并州。李胜果然上当,回去告诉曹爽说:“司马懿这个老东西只还有一口气,形体和精神都已分离,不过是一具活着的僵尸罢了。”曹爽听了信以为真,不再把司马懿放在心上。结果司马懿东山再起,曹魏政权也被司马氏篡夺了。

【出典】:

晋书》卷1《宣帝纪》17页:“胜退告爽曰:‘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故爽等不复设备。”

【例句】: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红拂)曰:‘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 清·梁启超《释草》:“豺狼当道而问狐狸,彼尸居余气者又何贵焉?”


其他 像尸体一样躺着,还存在一口气。形容即将死亡。《晋书·宣帝纪》:“司马公~,形神已离,不足虑也。”也用来形容无所作为的人。梁启超《释草》:“豺狼当道而问狐狸,彼~者又何贵焉?”△贬义。多用于描写人物精神状态方面。→死气沉沉尸位素餐


【词语尸居余气】  成语:尸居余气汉语词典:尸居余气

猜你喜欢

  • 入后堂

    《汉书.张禹传》:“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二人异行。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崇每候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禹将崇入后堂饮食,妇

  • 晏婴裘

    同“晏子裘”。清毛奇龄《许使君诗》:“廉辞原宪粟,俭着晏婴裘。”

  • 掷米作珠

    源见“麻姑掷米”。指仙家神奇变化之戏。宋程俱《读神仙传》诗之四:“就公蜡封三尺喙,不能掷米作珠为狡狯。”【词语掷米作珠】   汉语大词典:掷米作珠

  • 织当访婢

    纺织的事应当问婢女。谓凡事应向熟悉这件事的人请教,不必论其身分如何。《宋书.沈庆之传》:“耕当问奴,织当访婢。”【词语织当访婢】  成语:织当访婢汉语大词典:织当访婢

  • 箕斗

    源见“南箕北斗”。比喻虚有其名。宋苏轼《和三舍人省上》:“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词语箕斗】   汉语大词典:箕斗

  • 文鸯勇力

    《三国志.魏书.毌丘俭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又,《诸葛诞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曰:“俶后为将军,破凉州虏,名闻天下。太康中为东夷校尉

  • 雨畏抽税

    宋.郑文宝《江表志》卷上《李昪传》后附:“申渐高(五代时吴国人,事杨溥为乐工,常吹三孔笛,卖药于广陵市,时关司敛聚繁,商人苦之)尝因曲宴。天久无雨,烈祖(即南唐开国主李昪,当时为吴中书令。)曰:‘四郊

  • 剑首一吷

    同“剑头一吷”。清 徐芳《〈书影〉序》:“栎园天才绝世,其诗文皆卓然大家;即以杂著,此其剑首一吷也,而富如此。”见“剑头一吷”。清·徐芳《〈书影〉序》:“栎园天才绝世,其诗文皆卓然大家;即以杂著,此其

  • 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偏听:只听一方面的话。任:任用。 只听一方面的话,一定产生诈伪;只信任个别的人,必然酿成祸乱。语出《史记.邹阳列传》:“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梁书

  • 入鲍忘臭

    鲍:盐腌的干鱼,气味腥臭。比喻人长时间受坏环境的影响,就会麻木或习惯。语本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见“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南朝梁·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