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君子不以言举人

君子不以言举人

君子不因为有些人话说得好就选拔他。 表示看人不能只看他的言论,还要看他的实际表现。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明.徐咸《西园杂记》卷下:“迹其所为,负心忍国,与狼何异?中锡坐是死于狱。君子不以言取人(按:“取”应作“举”,作者殆笔误),观此益信。”


猜你喜欢

  • 山公识

    同“山公藻鉴”。宋黄庭坚《和范廉》:“汲直非刀笔,山公识宁馨。”

  •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皱眉:蹙紧双眉,形容忧虑的样子。切齿:形容仇恨的样子。 一生不做亏损人的事,世上就不会有仇恨自己的人。语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二引《复斋漫录》:“邵尧夫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自云未尝皱眉

  • 罗隐题破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罗昭谏隐,新城人,博物能诗,……然性傲睨,好议评臧否,探隐命物,往往奇中。故至今杭人称前定不爽者,犹云‘罗隐题破’也。”唐罗隐博学能诗,然性情狂傲,好评议讥讽,又常猜测各

  • 田窦倾夺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天

  • 园绮

    源见“商山四皓”。东园公与绮里季的简称,借指隐居的才德之士。《三国志.管宁传》:“臣重自省揆,德非园 绮而蒙安车之荣。”《晋书.贺循传》:“烛之武乘缒以入秦,园 绮弹冠而匡汉,岂非大雅君子卷舒合道乎!

  • 鸱夷没

    源见“伍胥潮”。指忠良遭到残害。唐骆宾王《夕次旧吴》诗:“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

  • 哀骀它

    《庄子.德充符》:“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仲尼曰:‘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

  • 乌合之众

    比喻军队纪律松散,象群鸦一样的聚合,不堪一击。耿弇(3-58年)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人。父耿况,王莽末为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守。时绿林入关,更始称帝。耿况因遣耿弇赍贡献,归顺更

  • 衣经三浣

    《新唐书.柳公权传》:“尝与六学士对便殿,帝(注:唐文宗)称汉文帝恭俭,因举袂曰:‘此三澣(注:音huàn,洗)矣!’学士皆贺,独公权无言。帝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退不屑,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

  • 并立不悖

    并:一齐。立:存在。悖:抵触、相冲突。同时存在,互不冲突。宋.邓牧《伯牙琴.宝说》:“道德仁义、文章学问,亦未尝一日不与日月星辰、山河草木并立不悖,特显晦不同耳。”见“并行不悖”。宋金·邓牧《伯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