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元明时俗语。谓做事抢先一步就能争取主动而获胜,否则就会遭到不幸后果。语出元.纪君祥《赵氏孤儿》四折:“当初那穿红的和这穿紫的元是一殿之臣,争奈两个文武不和,因此做下对头,已非一日。那穿红的想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暗地遣一刺客,唤做鉏麑,藏着短刀,越墙而过,要刺杀这穿紫的。”《西游记》八一回:“行者暗算道:‘不趁此时下手他,还到几时?正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张恨水《啼笑因缘》一三回:“得!就是这样办。这叫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大嫂,你赞成不赞成?”也单引〔先下手为强〕。《醒世恒言.李?公穷邸遇侠客》:“自古道:先下手为强。今若不依我言,事到其间,悔之晚矣。”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一〇章:“他对自己下狠心说:‘老子先下手为强,杀他一个就够本儿,杀他们两个就有赚头。’”梁凤仪《先下手为强》(《长江日报》1993年8月27日):“‘先下手为强’,此话若是从效率方面解释,未尝不是商业决胜之道。”


【词语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成语: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猜你喜欢

  • 仲文照镜

    《晋书.殷仲文传》:“殷仲文,南蛮校尉觊之弟也。……玄甚悦之,以为谘议参军。……义熙三年,又以仲文与骆球等谋反,及其弟南蛮校尉叔文并伏诛。仲文时照镜不见其面,数日而遇祸。”东晋末年,殷仲文由尚书迁为东

  • 王谢家

    同“王谢乌衣”。清王摅《燕》诗:“春秋但记往来路,兴废已非王 谢家。”

  • 鼎湖龙飞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

  • 在莒

    《左传.庄公八年》载:“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后公子纠被杀,公子小白回齐执政,是为齐桓公。又战国时齐闵王之子法章避难逃于莒,回国后拜为襄王。后因以“在莒”

  • 饿损宫腰

    源见“楚宫腰”。谓趋时媚上,博取宠爱。宋柳永《木兰花.柳枝》词:“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 伦律

    源见“伶伦凤律”。美称乐律。清 丘逢甲《岁暮杂感》诗:“八风裂竹乖伦律,九日争桑拒羿弓。”

  • 肠谷

    古代传说中太阳所出的地方。《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眄谷。”孔安国传:“宅,居也。东表之地,称嵎夷。旸( ㄧㄤˊ yáng 阳)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旸谷,嵎夷,一也。”嵎

  • 举跬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步,半步。后因以“举跬”谓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宋梅尧臣《读〈日者传〉答俞生》诗:“吾不如二人,读书无举跬。”【词语举跬】   汉语大词典:举跬

  • 羊斟惭羹

    《左传.宣公二年》载:郑伐宋。宋华元等迎战,羊斟为华元御,华元杀羊以飨士卒,而不送给羊斟吃。将战,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御,我为政。”乃驰入郑师,宋遂大败。后因以“羊斟惭羹”为记恨小事的典故

  • 雉雊

    《书.高宗肜日序》:“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孔颖达疏:“雉乃野鸟,不应入室,今乃入宗庙之内,升鼎耳而鸣……《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鼎三足,三公象也,而以耳行,野鸟居鼎耳,是小人将居公位,败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