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情而能同时得到两种好处。汉代班固等撰《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复亡矣,可谓一举而两得者也。”《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增广穷人之业,以辟西郊之田,此又农事之大益也。”


述补 做一件事收到两方面的功效。语本《战国策·秦策一》:“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高阳《粉墨春秋》:“方又接着说道:‘既然已经谢绝了他的重礼,索性再放了万墨林,既表示了你的清白,也顾全了你们之间的私交。~,何乐不为?’”△褒义。多用于说明做事的效果好。→一箭双雕 ↔鸡飞蛋打。 也作“一举二得”、“一举两便”、“一举两全”。


解释做一件事而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战国时,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齐国兴兵攻打楚国。楚王派陈轸到西边的邻国秦国求助,秦王对陈轸说:“你是秦国人,按理说咱们是老关系,可能是我没有才能,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你抛弃我而去侍奉楚王。现在齐、楚两国交战,有人说帮忙好,有人又说不好,你难道不能把忠心献给楚王的同时帮我出出主意吗?”

陈轸说:“大王您难道没听过管与(人名)讲的故事吗?有两只老虎为了争吃一个人而相斗,管庄子打算杀死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暴戾的动物,人是香甜的诱饵。现在两只老虎为了吃人而争斗,小的一定会死掉,大的一定会受伤。您等到大虎受伤后再去刺杀它,就会一下获得两只老虎。对您来说,没有花费刺杀一只虎的力气,却得到了杀死两只虎的名声。’现在齐、楚交战,必定有一方失败。等到一方失败,大王您再起兵救助他,那么您就会既获得救助一方的好处,又不会落下攻打另一方的坏名声。”

近义一箭双雕

例句

植树种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少空气污染,一举两得,不应忽视,小城镇也不能例外。


【词语一举两得】  成语:一举两得汉语词典: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 投止

    投托,到别人家去托足安身的意思。《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止:止宿。望门投止:看到人家就请求住下来。形容人逃亡时,慌不择路的情状。参见“望门投止”条

  • 沈郎腰瘦

    也作“沈腰”、“沈愁”、“沈郎消瘦”等。沈郎,即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仕宋、齐、梁三代,帮助梁武帝登位后任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久之,欲谋三公高

  • 标凌烟

    源见“凌烟阁”。指朝廷对功勋卓越者加以表彰、纪念。清李渔《吴太翁挽歌》:“仪容但未图麟阁,姓字胡不标凌烟?”

  • 郭泰舟

    同“郭泰船”。明冯惟敏《新水令.寿马南江》套曲:“也曾对西风独上仲宣楼,也曾乘皓月同登郭泰舟。”

  • 贳酒成都

    源见“典鹔鹴裘”。谓典当珍贵物品换酒以供所爱之人,表示相爱至深。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掷果河阳君有分,贳酒成都妾亦然。”

  • 寒鸱得腐鼠

    源见“鸱得腐鼠”。喻庸人俗辈得到凡俗的权势利禄。宋韩琦《腊日出猎近郊》诗:“不似寒鸱得腐鼠,傲然有视鸳雏吓。”

  • 尊其所闻则高明,行其所知则光大

    尊:通“遵”。高明:高超明智。光大:广大,宽宏。 遵从自己之所闻,就高超明智,实行自己之所知,就广博宽宏。 表示治学要有本有据。语出《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对策:“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

  • 马安巧宦

    《史记.汲黯列传》:“(司马)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序》:“岳尝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尝不慨然废书而叹!

  • 桐材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桐树的木制成琴,音声胜过任何树木。故后用以指代琴之典。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弦泛桐材

  • 鸡鸣馌耕

    《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后因以“鸡鸣馌耕”谓妇女勤俭治家。清钱谦益《诰封安人熊母皮夫人墓志铭》:“承德公老于场屋,不事生产,朝虀暮盐,